第二个人选李严,刘备就煞费苦心了 。李严其实是荆州南阳人,因兵乱入蜀在刘璋手下任区区的成都县令,常有屈才抱憾之感,刘备一来,正好另择明君 。善于识人的刘备将其提升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犍为是蜀国要郡,毗邻成都,物产丰茂,刘备入蜀国后铸造的“直五百铢”钱币,背左有直书“为”字,就是铸造于犍为郡(是中国最早的“地名钱”) 。李严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回报以耿耿忠心 。刘备登基时有异象“黄龙见武阳(犍为郡治)赤水,九日乃去” 。大家因此都说“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 。”所谓的“黄龙”,其实就是李严为了劝进所炮制的异象,这对刘备来说当然是大忠臣了 。后来,这里成为刘备的“籍田” 。李严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经镇压了土著豪族马秦、高胜及越?土著高定 。
托孤时诸葛亮自然是一号角色,那二号李严的地位如何理解?李严是尚书令(但不录尚书事),军职是“中都护”,相当于魏国司马懿的都督雍、凉等一或多个州的军事,蜀国只有一州,李严的中都护都督五个郡,实力远在郡守之上 。
刘备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应该说是费了心思的: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荆襄老人代表;李严虽是荆州人士,但原是刘璋属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刘备用他来平衡诸葛亮 。
刘备的托孤算是托对了人,比起同期魏国曹?将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尽管诸葛亮、李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权利之争,如李严请求割益州东边五郡为巴州,诸葛亮没有许可;李严因为犯错被诸葛亮免职等,但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
托孤之谜 。关于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争议很大 。有人说这一席话,困惑了中国二千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备真实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众说纷纭 。择其要者,不外以下这几种说法:
第一,真心说 。陈寿也赞成这种说法,并且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里面高度评价说:“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 。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赵翼也说:“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情流露?”卢弼《三国志集解》在反驳孙盛等质疑时也说:“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 。
第二,权谋说 。有人认为是刘备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怀有猜忌,于是“阴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孙盛也认为“(刘)备之命(诸葛)亮,乱孰甚焉!”――“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 。”
【白帝城托孤揭秘:刘备真想把位置给诸葛亮吗】第三,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刘禅不肖无能,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另外二子中选取立一个 。但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此说不通 。如果是从刘备另外二子中选立一个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来说事、对比?
争议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种说法中 。它是千古之谜吗?
笔者斗胆提出第四种说法:这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必看重这句话 。为什么呢?
首先,这句话不稀奇 。如果单独看这一节,不可避免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认为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基本会赞同陈寿的说法 。但三国里六次托孤,几乎同样的话就发生过三次之多,另外两次分别是孙策托孤于张昭:“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吴历》)刘表托孤于刘备:“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魏书》) 。”
- 新希望官网.wap 新希望在线商城
- 长城的故事 关于长城的小故事
- 西城区清洗地毯 北京清洗地毯公司
- 中国的冰岛是什么地方 冰岛是中国哪个城市
- 城阳有什么好吃的地方,城阳有什么好吃的
- 城阳好吃又实惠的饭店,城阳有好吃的湘菜馆吗?
- 长城是由哪个朝代修建的 长城是在哪个朝代修建的
- 长城简介50字 长城简短介绍
- 揭秘明朝:一首讨饭歌为何击倒朱元璋的中都城
- 活死人厂牌在哪几个人 活死人厂牌在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