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覆面起源于春秋末年吴地与羞耻观念有关

在我国文献记载中 , 有不少覆面的记录;在考古工作中 , 也经常碰到覆面实物 。该物是葬礼中为死者蒙面的遗物 , 有纺织物、金属制品 , 起初称幎目 , 后来称覆面、面衣 。但是这种葬俗是怎么发生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变化?覆面与实用的帷冠有什么区别?都是应该回答的历史课题 , 对探索考古发现的覆面也有一定帮助 。
【我国覆面起源于春秋末年吴地与羞耻观念有关】在古代文书中 , 有“幎目”、“覆面”、“面衣”诸称 , 当代学者也多用之 , 究竟哪种名称正确呢?学界一般认为覆面始于春秋末年的吴王夫差 , 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面帛” 条:“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 , 《吕氏春秋》曰:夫差诛子胥 , 数年越报吴 , 残其国 , 夫差将死 , 曰:‘死者如其有知也 , 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而死 , 此其始也 。《风俗通》曰:‘吴王羞见子胥 , 以帛幕面而死 , 故后人因之制面衣 。’《说苑》亦曰:越袭吴 , 吴王将死 , 曰:‘吾不用子胥之言 , 至于此 , 死者有知 , 吾何面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死 。”以上记载说明 , 我国覆面起源于春秋末年吴地 , 当起于羞耻观念 , 当时称此俗为“覆面” 。但是这只是传说而已 , 事实上覆面起源较早 , 名称也有异 。
《仪礼· 士丧礼》:“幎目 , 用缁 , 方尺二寸 ,  里;著 , 组系 。”由此可知 , 幎目仅“方尺二寸” , 只盖上死者面部 , 缁为黑帛 , 里子用红绢 , 中间为絮 , 四角有带子 , 可拴在死者头后边 。《仪礼》为春秋时的礼制汇编 , 说明在战国以前已经有为死者蒙面的习俗了 , 当时称“幎目” 。至于说幎目俗称蒙眼罩也不确切 , 因为幎目较大 , 远不止于蒙目 , 也把死者面部都蒙上了 , 所以称为覆面较准确 。事实上在魏晋以后普遍称为覆面 。
在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吕氏春秋》所讲的夫差死后覆面的故事 , 在考古中也有发现 , 如乾陵刘浚夫妇墓志上也称“临绝之际 , 叹曰:‘古有失行者 , 耻见亡灵 , 所以用物覆面 , 后人相习 , 莫能悟之 。吾内省无违 , 念革所弊 。子孙敬遵遗训 。’”这些史料都说明覆面起于羞耻观念 。其实 , 人类的羞耻观念是晚起的 , 正如前面引文所述 , 覆面远远早于战国时代 , 在史前时代已经有面具出土 。尽管当时的面具不全是覆面 , 但与死人覆面信仰有关 。
最初的覆面 , 应该是一块麻布、一块丝绸、一块羊皮或一块树皮 。古代楼兰美女死后就覆盖一块羊皮 。《水浒传》讲武大郎死后则以“白绢盖了脸” 。考古发掘的覆面应该是比较进步的形式 。不过 , 唐代人在鬼故事中 , 都说鬼是有面具的 , 即佩戴覆面 , 这类记载很多 。
我国最原始的覆面 , 应该是实用的、植物质的 , 如树皮、树叶、麻布、丝织品等 。但由于植物容易腐烂 , 很难在考古工作中发现 。但是史前时代已经有玉面具、陶面具 , 大小不一 , 当时使用覆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进入文明时代 , 商周的富人已经用青铜铸造面具 , 在洛阳、侯马和三门峡虢国墓还出土过缀玉覆面 , 就是覆盖在死者脸上的 。在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女尸头部已发现了丝绸面罩 , 内有丝絮 。自魏晋到唐代 , 先后出现的覆面基本上有四种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