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武圣关羽难过奉承关最终被捧杀?

关羽字云长,他过五关斩六将,虽说是虚构情节,可看他一生驰骋沙场的表现,这样的情节安在他身上,也并不为过 。曹操给了高官厚禄,他不为所动,等到杀了颜良报答了曹操,就封金挂印而去,为什么?只因为刘备给了他一份别人没法比的信任 。这份忠义,又是谁人能比?刮骨疗毒,不用麻醉,不用捆绑,医生施治,他这儿言笑自如,更让人觉得如同神人一般 。但是有一关他也过不去,那就是奉承关 。不仅过不去,他恐怕还是三国最愿意听奉承话的人!因为听了奉承话,不能释怀的放下了,怒不可遏的事情可以转而高兴了,最终又因为听了奉承话产生了大意,结果导致兵败被杀 。关羽一生战功赫赫,战场上威风八面,只可惜过不了被人奉承这一关,结果是百战百胜,最后一战失败被杀,不由得让人叹息唏嘘 。
诸葛亮的奉承
刘备西行入川,留下关羽守卫荆州,等到平定了益州,就授权关羽监督管理荆州事务 。这样一来,益州有些事情,关羽就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 。刘备收服了马超,关羽听说后,因为他不是刘备的旧部,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以和谁相类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不愿居于人下,就回信说:“马超文武兼备,勇猛刚烈超过一般人,是当代的杰出人物,是英布、彭越一类的人物,能够和张飞并驾齐驱,争个高低,但是还赶不上美髯公您的超群绝伦啊!”关羽的胡须很漂亮,因此被诸葛亮称作美髯公 。关羽看了信非常高兴,还把信拿给周边的人看 。诸葛亮也许只是为了消除矛盾而奉承,并不是为了讨好关羽,但这种听了奉承话而释怀的状况,也反映了关羽的一种心理状态 。
费诗的奉承
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就派遣费诗前去为关羽送上印绶符节 。关羽听说黄忠为后将军,非常生气,说:“大丈夫终究不与老兵同列!”拒绝让费诗完成授官仪式 。费诗对关羽说:“大凡开创帝王大业的人,用人不可能限于一个或一类 。以前的萧何和曹参,他们都是高祖刘邦从小的朋友,而韩信和陈平却是后来加入的逃亡者,可是后来韩信的地位却在他们之上,也没有听说萧何、曹参有怨言 。今天汉中王因一时的功劳对黄忠给予特别高的恩宠,但在主公内心深处,难道是把他跟您看待的同等重要吗!况且汉中王与您如同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同当,我个人替您考虑,您不应当以官号的高下,爵禄的多少介意才对 。”关羽听了大受感动而感悟,连忙接受了任命 。
在这儿,费诗不仅把关羽比作是刘邦手下的萧何、曹参,还把关羽说成是和刘备“如同一体”,所说虽有道理,其奉承意味也很浓 。关羽虽然和黄忠“同列”,但关羽还被授予了“节钺”,有生杀大权,并不是黄忠可比 。费诗并没有强调这些细节,而是把他抬高到和刘备“休戚与共”的高度,关羽因此感动而感悟,于是释怀 。至于黄忠,该同列的同列,一切条件并没有改变,关羽就这样接受了 。
如果说,自己人奉承几句,为的是内部的和谐,不至于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闹成矛盾,这还没有大碍,但敌方将领说出来的奉承话,同样不向深层次去考虑问题,只是一味地欣然接受,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
陆逊的奉承最致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发起了襄樊战役 。战役进展顺利,关羽打败了于禁所率领的七部军队,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一时间,曹操甚至都产生了迁都以避锋芒的想法 。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下,曹操一方面向孙权写信,让他出兵抄关羽后路,一方面继续向樊城增兵 。战役发起前,关羽是担心东吴有所动作的,因此在江陵、宜都等地留下了防守兵力 。为了尽快拿下樊城,关羽一方面写信命令上庸的刘封、孟达等人前来支援,一方面想抽调江陵公安等地的兵力加强攻势 。但由于担心东吴在后方下手,对于抽调这部分兵力,关羽一时间犹豫不决 。东吴也不敢公开宣战,于是决定采取偷袭的战法 。孙权以吕蒙有病为由,公开诏令他回京都治病,其前线的都督职务由陆逊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