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 , “杏花村”又一次成为焦点:它究竟是指哪里 。不用说大家都清楚 , 因为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名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天南地北已有十多个地方宣称自己那里才是正宗的杏花村 。其中 , 以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的竞争最为激烈 , 三方甚至对簿过公堂 , 试图用当代法律解决历史问题 。今年呢 , 竞争队伍里又添了一员 , 江西上饶的一个老先生“无意中发现” , 杏花村原来在他们那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当年 , 杜牧在落笔之际 , 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给后世留下了这么多麻烦吧 。他等同于出了个哑谜 , 令后世竞猜之时不是和颜悦色 , 而是面红耳赤 。偏偏全国名叫“杏花村”的地方 , 不会亚于“高家庄”“李家庄”的数量 , 于是 , 但凡“如有雷同”的 , 在争抢者看来就没有许多电影导演那样坦诚地自白“纯属巧合” , 而是千方百计在典籍中寻找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所谓“证据” , 哪怕是一鳞半爪或片言只字 , 也紧紧抓住 , 就此而言之凿凿 。
那么 , 这种纷争是杜牧惹的祸吗?
可以说是 。因为谁叫他写诗的时候不标明时间、地点呢?《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多好 , 一查就知道时间 , 你不是文宗大和二年中的进士吗?828年嘛 。《将赴宣州留题扬州蝉智寺》 , 连时间带地点都交代清楚了 。这首《清明》就不然 , 他一生在几个地方当过官 , 黄州、池州、睦州、湖州都干过刺史 , 走过的地方就更多 。他如果说是哪年的清明 , 检索他的年谱就全结了 , 却又含糊其词 。因此比如池州 , 就有它争的道理 。杜牧在池州写了不少诗 , 《题池州弄水亭》《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等 , 池州又有个杏花村 , 清明节时来一首不是自然而然?清朝编过十二卷的池州《杏花村志》 , 他们今天建个博物馆什么的更顺理成章 , 不过 , “杜牧喝酒的酒壶 , 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 就让人哑然失笑了 。
但更可以说的是:不是 。杜牧作品传世的不少 , 《全唐诗》就收了八卷 , 《清明》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首 。这不是信口开河 , 张金海先生编纂的《杜牧资料汇编》 , 汇集了从晚唐迄清末280余人对杜牧作品的评价 , “涉及书目凡三百五十余种” 。我特地翻了两三遍--当然再翻几遍也不免遗漏--发现谈到《清明》的 , 只有明朝谢榛区区一人 , 大家谈论的更多是《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等 , 感觉上最多的是《阿房宫赋》 。就是一个谢榛 , 对《清明》也还有些不屑 , 认为“‘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作宛然入画 , 但气格不高” 。他说有人把这两句给改成了“酒家何处是 , 江上杏花村” , 不如改成“日斜人策马 , 酒肆杏花西” , 这样的话“不用问答 , 情景自见” 。后两句改成五言 , 这两个恶搞的家伙该如何处理前两句?不去理他 , 但那么多诗词名家对杜牧的《清明》视而不见 , 一方面说明此诗的微不足道 , 另一方面也说明“杏花村”从未成其为问题 。杜牧根本就没有为后世景区点铁成金的任何打算!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处是啥
- 解密三国曹操老婆卞夫人告诉后人啥惊天秘密
- 解密老子化三清是什么意思
- 解密:明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
- 荒唐王爷只为躲过和乾隆皇位之争最后还是死了
- 独家解密:王昭君出塞和亲背后的三大谜团
- 解密天启大爆炸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
- 解密:魏晋时春药五石散为何唐代后无人敢用?
- 电脑密码怎么用手机破解密码 电脑怎么给手机破密码
- 解密: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祖先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