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是从对文化的敬畏开始的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中,保存得最好、最完整、如今使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的汉字 。之所以汉字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咱们的老祖宗们,对文字是很讲究的 。这一点,读唐诗宋词时就看得出来 。
文章插图
本期我们就说一说唐诗中用词的讲究 。若是小美提杜甫,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具备代表性,毕竟诗圣对字句的斟酌是唐代一流的 。所以小美这次说李白,为何?因为李白写诗不讲章法,天马行空,他的诗有文采,却并不会特别讲工整度 。
文章插图
杜甫说李白写诗是“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写诗时的不羁,他写诗绝不会像贾岛说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可是就算是如此,李白的诗作也一样够讲究,这就足以说明唐代诗人对文字的敬畏 。我们来读一读李白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文章插图
这首诗是写给孟浩然的一首七言绝句,如今年年入选课本 。在诗词大会的一期节目中,曾出过这样一道题:
从“古人西辞黄鹤楼”中“西辞”二字来看,作者的朋友要往哪里去?
A.向东去 B.向西去 C.辞别西方向黄鹤楼去
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A,百人团共有39人答错了,这要一首大家小学时就会背的诗,为何会错这么多?可见当年上学时,我们确实没有真正读懂它 。公元730年,孟浩然打算去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 。李白得知后,亲自来到江边相送,而黄鹤楼也屹立在江边,所以才会有这么一首诗 。
文章插图
从方位上来看,相对于黄鹤楼所在的武昌,扬州就是东边,所以显然这“西辞”指的是向东而去 。所以说李白诗是很讲究的,哪怕是一个方位词,他都不会用错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非要用西辞,而不用东去或其它能直接点明是去东边的字眼?毕竟“西辞”二字确实是绕了一道弯,容易让很多没有方向感的理解错 。
其实这就是李白诗在意境上的讲究 。黄鹤楼是什么楼?它是一座赛诗楼,在古代文人心中它是有不一样的意义的 。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中曾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说明黄鹤楼是有典故的 。所谓“昔人”指的就是传说中一位叫费祎的名人,他在黄鹤楼贺鹤而去,成了仙了 。那费祎贺鹤去的方向应该是哪里呢?毫无疑问就应该是西面,因为“西方”在佛教和道教里都有特殊的意义,不然取经也不会都说去西方取了 。
文章插图
李白避免用“东去”等字眼,而用“西辞”的说法,是很有想法的 。李白崇拜孟夫子,这西辞一用上,再接上“黄鹤楼”三个字,就让孟浩然此行有如仙人四处游历一般,洒脱而又有诗意 。事实上,这首送别诗中并虽有不舍,但却不哀也不伤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就体现出了这一点,三月里的扬州正是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在李白看来好友选择在这个季节前去,是很合适的,他是带着祝福来送行的 。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谁的作品 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全诗】看似很普通的“西辞”二字,其实有这么多讲究,古人写诗就是这么字字珠玑 。我们很多时候读古诗,总觉得它们好美,但却时常说不出来到底美在哪里?其实美的地方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字眼,它们存在感不强,但却一字不可换 。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后,就成了一首后世难以企及的千古名作 。我们对字句的讲究,对字眼的雕琢,就是让汉字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中一直不倒的原因 。
- 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赏析
- 黄鹤楼翻译简短 黄鹤楼原文翻译
- 黄鹤楼简笔画的画法
- 故人西辞黄鹤楼全诗解释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 西出阳关无故人全首诗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
-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是啥意思 这里有完整的解释
-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意思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是啥意思
- 愿故人不散的意思 愿故人不散出自哪里
- 李白写的唐诗黄鹤楼千年之预言的原文是什么?
- 啥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