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天取暖的

在中国古代,经济水平和居住条件远不如今天,冬季取暖无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阶层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
古代取暖的方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老人冬日里衣着单薄、心忧炭贱的情景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居易另一首诗《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人家,已经用上精致的手炉 。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
穷人在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 。
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
古代富人和穷人取暖 唐宋时期,一些官员或富裕人家已经用上铜制手炉或者脚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 。脚炉比手炉大,可放在脚下暖足 。此外,还有暖足瓶,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 。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 。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 。
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 。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采取了更多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 。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 。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 。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
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在寒冷的冬天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