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文章插图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文章插图
1月7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分别转设为民办武汉城市学院和湖北恩施学院,在教育部官网公示期满 。同批次转设公示的还有全国其他省市的31所独立学院,这也是2021年最新一批转设独立学院 。
去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把独立学院转设作为高校设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拟定转设工作方案,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同时明确转设方案为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
这意味着,独立学院走到了终点,20余年历史即将谢幕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文章插图
(虽已放寒假,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公示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杨佳峰 摄)
限期“转设”引来多方争抢
“无论谁来接洽,解决办学场地是先决条件,也是当务之急 。”自去年底开始,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办主任李阳就异常忙碌,教育部转设方案发出后,很多单位前来接洽合作,有高职院校,也有文化企业、地方政府 。
李阳透露,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转设路径已明确,将走向社会办学,建设民办大学 。目前转设主要困难是缺办学场地,“至少500亩,原办学场地属于湖北工业大学,而师资力量等软件设施经过10多年办学,已很成熟” 。
不同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待字闺中”,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早已“名花有主” 。1月14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校长同小军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该校已由武汉美联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转设为民办高校 。转设手续完成后,学校将搬迁到藏龙岛校区,目前新校区教学楼、体育场正在加紧兴建,明年完成全面转设 。
独立学院转设方案,教育部明确为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武汉一位高职院校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他们曾主动上门,找独立学院联姻,希望成立技术大学——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而独立院校也获得转设为公办院校的机会 。
独立学院转设也给地方政府带来机会 。去年黄石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游说武汉多所独立学院,希望借助转设之机引进高校落户黄石,打造“黄石大学城” 。新洲区等武汉新城区以及红安等地也在相机而动,谋划引进高校来辖区内办学 。
1月7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全国其他32所独立学院一起完成转设公示,成为今年最先一批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 。目前,武汉市内的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等6所独立学院也都拟定出了自己的转设路径 。对于具体路径,有独立学院表示:“正在推动转设中,不方便多说 。”
被称为“校中校”的无社会举办方的独立学院,这次教育部在转设方案中明确要求,“校中校”如转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须明确非营利性,可由地方政府设立教育投资公司、教育基金会或国有企业作为举办者,也可探索无举办者办学 。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举办权转让给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 。
“这种安排主要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坚持办学的非营利导向,增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柯佑祥认为,“校中校”转设的限制性规定保证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降低部分民营教育集团为追求办学的高额利润,或对独立学院大范围兼并,从而造成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垄断,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 。
湖北省教育厅在回应采访人员采访时也表示,湖北省独立学院转设按照教育部的方案在推动,完全依据教育部文件进行 。
“三本生”曾拿一本学位
何谓独立学院?按照教育部文件解释,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独立学院的前身——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 。随后,这种由公办高校创办的国有民营二级学院迅速兴起,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外,许多知名高校、普通一本院校乃至二本院校都创设了自己的独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