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是哪天开始2022 头伏是哪天( 三 )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
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
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
伏天饮食:
头伏食物
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 。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 。”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
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 。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 。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饺子一模一样 。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 。”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 。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 。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 。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锅贴饺子 。
锅贴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
六十多年前,那时我家人口多,每到夏天就在小四合院中用砖垒搭个小土锅灶,灶下点燃着劈柴,灶上放着个大铛,母亲在铛上抹层油后,把包好的饺子码满大铛,盖上个盖儿,先用旺火再用微火,只十几分钟就烙熟一锅,将那饺子蘸些醋一吃,那黄焦酥香的锅贴可真馋人呀!当年在院中帮助擦瓜丝吃锅贴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高低档的饺子品种多彩多样,头伏之时,如不愿动手自制,还可以去买各种冰饺或去饺子馆吃,当然,那味道是不如自家的吃得香爽有味啦 。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热之时,老北京的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
古时把面条叫“汤饼”和“不托” 。在张岱写的《夜航船》一书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面条就是由汤饼逐渐为面片汤后发展而成 。
古时做面汤时,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形成“片儿汤”,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这种制汤面方法类似山西刀削面 。到了晋代人们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面杖和刀,不再用手托着做了,所以此时面条也叫“不托” 。北宋时期已制作成长条面,称为“索面”,待到明清时面条的品种花样更多 。解放前后制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机器切面和挂面以及白面玉米面两样面条等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