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及其党羽三万人

先普及一个常识,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可以被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历代不同,比如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中书令等 。注意区分宰相和丞相并非一个概念,宰相是通称,丞相是具体官职 。
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君权、相权并行制度,宰相有着极高的权力和极大的话语权,对君权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 。这种情况直到明朝初期才有了彻底的改变,而这一切都源于洪武年间著名的“胡惟庸案” 。
网络配图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及其党羽三万人】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 。此案主人公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信任 。洪武六年,胡惟庸凭同乡、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的推荐,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胡惟庸向来自觉奋进、勇于任事,但同时,他也是个骄纵跋扈、恃权独行的人,随着权力不断扩大,他不仅擅自决定上下官员的生杀升降,而且凡内外奏章都要预览,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 。胡惟庸广植党羽,上门馈送金帛重礼攀附者不可胜数,而对于有嫌隙的徐达、刘伯温,他就想方设法欲置其于死地 。
网络配图
胡惟庸的这种行事风格也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他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引起了同样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的不满 。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
胡惟庸案历时十年,前后诛杀3万余人,波及之广、震动之大,史之罕见 。但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胡惟庸案对历史影响最大之处乃是朱元璋借此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另设内阁 。而内阁大学士乃至内阁首辅的权力完全不能与丞相相提并论,也就是说,自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胡惟庸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大权的宰相 。从此君权越来越大,臣权越来越小,明清时期皇权达到顶峰,而士大夫阶层则日渐卑微,乃至成了下人、奴才,这与唐宋时期有着极大的差别 。
网络配图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为什么要牵连诛杀其他三万余国之栋梁?是真的相信他们都有罪、都要造反吗?非也!是胡惟庸让朱元璋看到了相权过大的弊端,但若只杀一个胡惟庸,只要相位在,就一定会出现下一个胡惟庸氏的权臣,所以朱元璋想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彻底消除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和威胁 。朱元璋是要借“胡惟庸案”扫除障碍,废除宰丞制度,加强皇权,重建历史格局 。这才是朱元璋大费周章、耗时十载除“胡党”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