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文言文翻译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八 )


苏东坡读书不需要读第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时直到四更,掌管翰林院的老吏觉得他读得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 。怎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记诵 。
便丢下书本,草草结束这件事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人,一生读书从不读第二遍,因此始终也没有写出好文章 。况且过目就能成诵,还会产生什么都记诵的坏处,就像《史记》130篇中,数《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会几个片段写得最好 。
反复诵读观赏,值得欣喜、值得悲泣的,只在这几个片段罢了 。如果一篇《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不是不懂道理的愚钝之人!还有小说、各种戏曲及打油诗 。
也都过目不忘的话,那就像破烂的厨房柜子,发臭的油、腐坏的酱全都贮藏其中,这品味的低俗实在是令人不能忍受 。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借书 。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
为一说,使与书俱 。翻译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 。
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 。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像祖父和父亲积藏,而儿子和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
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 。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
’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 。
3. 初中的古文翻译
你打算叫我都翻译嘛 呜呜————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