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据历史背景怎样理解( 二 )


请看近代最著名的儒学名臣曾国藩给他儿子的家训:“罗婿性情可虑,然此亦无可如何之事 。尔当谆嘱三妹,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违忤三纲之道 。君为巨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 。故传曰:‘君,天也;父,天也;夫,天也 。’仪礼记曰:‘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 。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尔当谆劝诸妹以能耐劳忍气为要 。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功夫 。”曾国藩的做人标准与陈寅恪的做人标准相对比,反差真如黑夜和白天一样 。
提高我们的文明程度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这一精神应该成为现代化以后的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 。
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广义的教育,实际上需要有一种真正的从人的终极关怀角度来确立的教育目标,我把他叫做人格教育或人格塑造 。
我们的教育现在缺乏一种人格的塑造,或者由于教育者的局限性,不知道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怎样的人格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据历史背景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