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吃鱼吃死的?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那孟浩然是怎么死的?
网络配图
那一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到长安应进士不第,到太学赋诗,写得太有才了,“一座嗟伏,无敢抗” 。王维为之延誉不遗余力 。某日,王维邀孟浩然到他的府衙做客,坐下不久,大唐皇帝玄宗驾到,孟浩然慌忙钻进床下 。孟的诗名早已上达天听,王维当即奏明:孟浩然因恐冒渎天颜,躲在床下 。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俱而匿?”因诏浩然出,浩然再拜并自诵所作,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寂,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诵出第一句时,王维一听就知道完了,及至诵出“不才明主弃”,观圣颜已然变色 。玄宗本来心情大好,偏偏节外生枝,你孟夫子想不起你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就罢了,省心讨个巧,吟诵一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行,这些名句玄宗定然见赏,一高兴封个“翰林待召”什么的,不是小事一桩吗?可他偏偏道出了这首最不令皇上待见且微露寒蹇的牢骚诗篇 。
网络配图
玄宗的批评不失天子风度:“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虽说未加责罚,“不用”已是最大的责罚 。而孟浩然并非不欲求仕,否则无法解释他四十岁了还不忘考取功名,孟浩然有赖王维而亲沐皇恩,却在那么一个特别的情境下吟出了那篇不靠谱的五言诗,只好“南山归敝庐”了 。
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想必人缘定然不坏,然其豪放之处又太过无羁,所以尽管总是有朋友想办法帮他,往往事与愿违 。采访使韩朝宗与浩然约好同上京师,举荐他当朝为官,浩然聚友畅饮尽欢,朋友提醒不要误了与韩的约会,浩然叱曰:“喝酒,不要管他 。”朝宗怒而前来辞行,浩然毫无悔意,实不欲再趋辇毂,所幸这一回只是误事而已 。
网络配图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 。此时孟浩然患有背疽,在古代这是十分危险的疾病,孟浩然经良医诊治,病将痊愈,但须忌口,尤其不能吃鱼 。老友相聚,浩然设宴款待,相谈甚欢之际,上来了一道襄阳河鲜绝品查头鳊,鱼味肥美异常,浩然将医嘱抛在了脑后,“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王昌龄还未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闭上了诗人的睿目,终年五十二岁 。后人说王昌龄心下很是愧疚,这话不错,硬要说王昌龄的愧疚在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乃用典不类 。相信王昌龄若知孟浩然吃鱼会死,绝不会让他动一筷子的 。
【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吃鱼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