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竹笋病害,适合什么农药( 二 )


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在土内处于休眠状态,到了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 。春笋中一些生长健壮的,经过竹笋一幼竹40一50天的生长过程后,竹秆上部开始抽枝展叶而成为新竹 。新竹第二年春全株换叶一次,以后每二年换叶一次,每换叶一次称为一“度” 。新竹经过2--5年生理代谢,抽鞭发笋能力强、竹秆材质处于增进期的幼一壮龄竹阶段;再经过5--8年的竹秆材质生长达到力学强度稳定的中龄竹阶段;9年以上的竹将出现生活力衰退的下降趋势,进入老龄竹阶段 。故在毛竹林培育上,应留养幼一壮龄竹,砍伐中、老龄竹 。
过去毛竹上期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人们不懂得去管理,随其自然生长,当地老百姓砍伐用做支架、搭盖房屋或烧火做饭等 。多年来,毛竹基本不会发生病虫害,生命力强,材质好,加之人们对毛竹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大量需求,当地老百姓才开始对毛竹的生长环境加以改善和重视:我们结合各地竹农管理经验,现将毛竹田园正确管理办法介绍如下:
1、造林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垦和挖掘栽埴穴等三个工序 。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较大(15~25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 。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埴穴 。

怎样预防竹笋病害,适合什么农药

文章插图
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埴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 。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 。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埴点,清除各栽埴点周围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埴点挖穴 。无论那种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埴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 。毛竹移竹造林每亩密度20一35株;株行距可用5×6米或4×5米;栽埴穴的规格是穴长1.5米,宽0.8米,深0.5米左右 。
2.造林季节和方法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即十一月至翌年二月) 。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等 。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 。移竹造林首先应选好母竹 。在未经管理过的毛竹生长地段,选母竹以竹龄2—3年生、胸径3--6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林中竹为宜 。挖掘时,则先应判断好竹鞭的走向(一般与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平行),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竹鞭 。向母竹引伸过来的鞭称来鞭,留30一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 。挖取时要多带宿土,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钉”(竹秆与竹鞭连接处),不伤母竹 。挖出后,留5—7盘枝,砍去竹尾 。母竹运输的路途和时间越短越好 。母竹运到后,随到随栽,栽植时要两人栽一棵,先校对好东西方向,然后按来鞭去鞭方向开鞭沟,栽植毛竹最好挖大穴,穴的规格是长1.5米、宽0.6米、深0.8米 。栽埴时先在穴底垫上表土10一15厘米,然后轻轻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再填土、踏实,像这样用锄头尾端顺着虚土的地方夯实,填土深度要比母竹原入土深度高3--5厘米,填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鞭 。填土踏实时,要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