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武圣关羽如何让杀人成为一门艺术!

老罗的《三国演义》中,除了丰富多彩的战场描写,极富特色的武将塑造也是其吸引读者眼球的一大要素 。提起这些个武将,无论张飞赵云等,较为熟悉的读者大多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而关羽,作为演义中塑造最为典型的武将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之一”都可以去掉,因为从各方面来讲,关羽都是老罗下笔墨最多最丰富的一位武将形象 。
【揭秘三国武圣关羽如何让杀人成为一门艺术!】网络配图
书中似乎反复在强调关公的青龙刀重达八十二斤 。好家伙,许多人说这太夸张,现在好多拼命减肥瘦身的骨感女生差不多就这重量,关羽那岂不是扛着个活人在作战么?事实上,按照那时候的质量单位换算,八十二斤也就差不多现在一对哑铃的重量,所以老罗的描述并无太多夸张成分 。
尽管如此,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仍然不是轻武器,从关羽后面的表现来看,华雄、颜良、文丑这等强将都是被速斩,证明了关羽的战斗特点有闪电战的特征(在得到赤兔马后更是如此),而他的青龙刀质量非常重也保证了他对敌的第一击就具有极大的威胁性 。所以简单总结关羽的战斗特点就是“刀重马快” 。
不得不说关羽的武艺的确高强,而且极具威慑力 。在诸侯面前不可一世的华雄在他面前也就走了一回合 。而且关羽临行前还刻意不饮曹操斟下的热酒,等他斩敌后回来以显示自己速度是多么快,手段是多么猛 。这就相当于考试的时候大家遇到一个都不会做的难题,你突然站出来,咳咳咳,这题我会做,然后一位同学说真的你会做?我为你钢笔打墨水,你就说不用了,我马上就做完,片刻后,题做好了,那同学的墨水才打了一半……啧啧,关羽的骄傲和爱出风头,这里可见一斑啊 。
网络配图
而关羽一生中最出彩的一战,恰恰是他的成名作——斩华雄 。这一场由罗贯中完全虚构出来的单挑战,成了武圣关云长在万千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因为这一场单挑战,虽然在对战分量上看,远不及三战吕布、张飞战马超等经典战例,甚至不如关羽本人遭遇的许多敌手(如战黄忠、庞德等),但这一场战斗老罗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不仅在演义中绝无仅有,在整个古代小说范围内也算是点睛之笔 。
对于华雄这个人,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前文已经有了大量的交代 。只能说,这人是在能力上非常全面,武力上不次于曹营中诸如夏侯渊曹仁等猛将的强人 。正是这个强人,将此前慷慨激昂的十八路诸侯打的落花流水,龟缩在大本营面面相觑不敢出迎,手牌里没有颜良文丑的袁盟主此刻也表示鸭梨很大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一点也不假 。这种情况下,只有关羽方可挺身而出,同时以一种极其夸张和振奋士气的方式完成这个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 。
网络配图
回到这场战役本身来说,罗贯中的这场战斗描写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的,为何现在的小说比不过这些巨著呢?原因就在于此 。你只能看到两个人如何如何激烈的厮杀,何等何等的招数,却忽略了在此之外的东西 。就像音乐也是一样,为了烘托一个宏大的气氛,就非得百家齐放,震耳欲聋,只能贻笑大方,这一看,就是外行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你要写什么,就偏偏不要写什么,有时候想想,也颇有道理 。
斩华雄这一场战斗,虽是武戏,却比文戏还值得回味 。这就是名家与普通写手的区别 。文中有武,武中有文 。一场舌战群儒,却被他写的仿佛战场上剑拔弩张 。原本暴力的武斗,被这样一写,就仿佛《琵琶行》一般精妙,原本此时无声胜有声,却在那千钧一发之际,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铁骑突出刀枪鸣,携华雄之头昂然回归的关羽,饮下了“尚温”的热酒,仰天大笑,何等豪放,又是何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