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以“刚强”闻名 。左宗棠的刚是竣烈严厉、锋芒毕露之刚,他曾自谓:“丈夫事业,非刚莫济” 。而曾国藩的刚虽然是外柔内刚,但强度丝毫也不逊于左氏 。他说自己:“素有忿很不顾气习,偏于刚恶 。”两刚相遇,必有一伤 。在长沙他对左宗棠虽然表面上一直笑脸相迎,但是越谦虚的人其实自尊心往往越强,在和左宗棠相处的过程中,他已经忍足了一肚子恶气,现在左宗棠如此不礼貌,他再也不想忍气吞声、虚与委蛇了 。
一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首次见面,是在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二十一日傍晚 。
网络配图
曾国藩回湖南本是为母亲办丧事 。没想到恰逢太平军横扫两湖,皇帝命他出任帮办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墨出山,这一天赶到长沙 。
到了馆舍,换过衣服,匆匆洗了把脸,曾国藩就坐下来,与前来迎接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及其幕友左宗棠展开长谈 。
论身份,在座的三人中,左宗棠最为卑微 。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也就是前副部长 。张亮基是一省之主 。而左宗棠出身仅是一个小小的举人,身份不过巡抚的师爷 。然而谈起话来,左宗棠却成了主角儿 。他不等张亮基开口,就详细介绍起长沙的防务安排,指手划脚,滔滔不绝,一副大权在握、舍我其谁的神态 。一声不吭的张亮基似乎倒成了他的跟班儿 。曾国藩也只有俯耳静听的份儿,一时插不上话 。
然而曾国藩却并不觉得不舒服 。相反,他越听,越觉得这个左宗棠确实名不虚传 。此次会面之前,左宗棠之名对曾国藩来说已经如雷贯耳,太多朋友向他介绍过这位“湖南诸葛亮”是如何卓绝特出 。交谈之中,左宗棠之头脑清晰,气概慷慨,议论明达,言中款要,确实令曾国藩颇为叹服 。他在致胡林翼的信中写道:
腊月)二十一日驰赴省垣,日与张石卿中丞(张亮基)、江岷樵(江忠源)、左季高(左宗棠)三君子感慨深谈,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于万一 。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 。[ 《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90年,第111页 。
网络配图
其实,何止曾国藩一见倾心 。在会见曾国藩之前,这个小小的乡下举人早已经名满湖湘,令好几位大人物“一见即惊”了 。二十二年前的道光十年(1830),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丁忧回湘,见到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村青年左宗棠,即为其才气所惊,“以国士相待”,与他盘旋多日,谈诗论文,还亲自在书架前爬上爬下,挑选自己的藏书借给他看 。道光十七年(1837),回到老家的两江总督陶澍见到二十多岁的举人左宗棠,“一见目为奇才”,“竟夕倾谈,相与订交而别” 。不久又和他订下了儿女亲家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云贵总督林则徐回家途中,也因为闻听左的大名,特意邀左到湘江边一叙 。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宴谈达曙乃别”[ 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第29、34页,岳麓书社,1999年 。] 。
令这些阅人无数的官场大僚不约而同地倾倒如此,左宗棠的才华横溢可想而知 。太平军起之际,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三顾茅庐,把他请出了山,通省要务,概以任之 。虽然身份仅为一名师爷,却实际负担起全省军政要务,在湖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张亮基反倒成了一块牌位:
网络配图
制军于军谋一切,专委之我;又各州县公事票启,皆我一手批答 。[ 《左文襄公全集·书牍》,转引自沈传经:《左宗棠传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
曾国藩虽然是高居二品的京官,但想在地方上开辟一番事业,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他毕竟是在籍官员,而不是实任官员 。现官不如现管,如果湖南地方官员不大力配合他,无职无权的他寸步难行 。因此,对这个小小举人,曾国藩极为尊重,言必称兄 。不论大小事情,无不虚心请教 。他相信,有这位明敏强毅的师爷帮忙,他在湖南办理团练,一定会相当顺利 。
- 揭秘唐玄宗的宠妃梅妃死因原因是什么呢
- 揭秘:千古一帝为何要经常隐藏自己的行踪?
- 揭秘:古代皇帝处死后妃的各种残忍手法
- 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曾国藩为何要擅自杀死李秀成?
- 揭秘馆陶公主因抛家弃女获得长久荣华
- 揭秘太平天国被擒后被凌迟的著名将领
- 揭秘哪个皇子才是康熙皇帝真正属意的继承人
- 揭秘慈禧受咸丰帝宠幸的原因揭秘
- 揭秘:万历皇帝为何要找张居正秋后算帐路
- 曾国藩称帝之谜: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