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为何没把治国贤能用在父子关系上?

如果要咱老百姓举出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唐太宗恐怕是不二人选 。不过,唐太宗却不能把治国的贤明用到父子关系上去 。头任太子李承乾从一棵好苗变成一头魔兽,乃至意图篡逆 。李世民因此被史书数落:贤明如此却不了解儿子!
明君李世民也没走出历史的怪圈:父子关系君臣化,乃至陌生化,最后敌我化 。问题在哪儿?我们且从性格角度去试着解读一番,说不定以此能解开富一代与富二代的性格之结 。
太子李承乾素质分析
唐太宗有14个皇子,其中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李承乾是长子,唐太宗即位那年,8岁的李承乾被立为太子 。
从遗传学上来说,父亲是李世民,这边素质是没得说的 。母亲那一方呢?李承乾的外祖父长孙晟,是隋朝著名的神箭将军,“一箭双雕”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此公的一次箭艺表演 。四肢发达,智商如何?当年此公只身在突厥挑拨各部落的关系,智商跟箭法一样漂亮 。父母两边的素质加起来,李承乾想不优秀都难 。
故而史书上说李承乾机敏聪慧,很善于处理事情 。
太子教育团师资表李纲:曾经先后是隋朝太子杨勇、唐朝太子李建成的老师 。当年敢于当面顶撞隋文帝 。不过他似乎是太子的灾星,辅佐一个灭一个 。
网络配图
张玄素:曾经是隋朝的景城户曹,窦建德攻陷景城,要处死张玄素,结果老百姓替他求情:“连张大人这样的清官都要杀,真是没天理 。”窦建德于是释放并重用了他 。后来张玄素归于李世民,曾经直言劝阻李世民在洛阳建乾阳殿,并骂唐太宗跟隋炀帝没区别,反而受到唐太宗奖赏 。
于志宁:曾经是隋臣,李渊当年攻入长安时,对他特别礼遇 。唐太宗在内殿设宴,于志宁执拗着不去,唐太宗诚惶诚恐,特地给于先生另外加一桌宴席,后又加封官职 。
杜正伦:在隋朝仁寿年间,与兄弟杜正藏、杜正玄一块儿考上秀才 。那时的秀才,可不像清朝时的那样,遍地都是 。在隋朝,天下一年才录取十几个秀才,而杜家一家就中了三个 。
孔颖达:32岁时就担任隋朝的太学助教,这个职务是他击败很多宿儒才得到的,当时有人请刺客要干掉他,幸亏杨玄感保护及时 。
魏征:此公素质如何,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了 。
“垮掉的一代”
雄厚的师资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呢?李承乾同学表现恶劣,严重违反太子道德行为准则: 喜好田猎、声色,生活奢靡 。
生活作风不正派,搞断背,恋上男歌星称心 。唐太宗怒杀称心后,李承乾为其画像焚香,垂泪徘徊于画像前 。
好吃偷窃 。特制一口大铜炉和一个大鼎,偷来民间的牛马自己亲手烹饪,然后招呼手下一起来吃 。不论贵贱,大家都是兄弟 。
大搞行为艺术 。在东宫搭起帐篷,穿突厥人服装,梳突厥人发型,学突厥人牧羊、宰羊,又按照突厥人的葬礼,自己装死去的可汗,躺在地上,让周围人骑马环绕,痛哭并割破脸皮,然后李承乾忽然跳起说:我要去突厥,我要当突厥人!
拒不接受教育,反而想弑师 。雇用刺客刺杀老师于志宁,刺客见于志宁一副忠心耿耿的苦相,不忍下手 。还雇人打晕老师张玄素 。
最后,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图谋造反,被废 。
太子教育失败检讨书治神经质不能光抓思想工作李承乾同学的表现,既是行为艺术,又有点神经质 。李承乾同学需要心理医生,而不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儒师 。面对太子的反常行为,这群高文化素质的老师们所做的却只是一次次地写文章劝谏 。
网络配图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些劝谏文字的唯一用处就是从唐太宗那里得到奖赏,于太子的心理治疗毫无裨益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同学在宫中击鼓,这大概跟在英国皇宫鸣汽车喇叭差不多,张玄素老师当面劝阻,得到的结果是自己被唐太宗升官 。于志宁老师和孔颖达老师也无非是上书劝谏,得到的结果是“各赐金一斤,帛五百匹” 。老师打小报告,还能加官晋爵,李承乾心里不平衡,越发想闹点动静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