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规则及示意图 棒球的规则( 二 )


球场规格
棒球比赛的活动以本垒板为起点,而垒包间精确的距离为90呎,这个规划是用来帮助裁判在打击者击出球之后可以作合理的判定 。本垒板则是用来帮助裁判决定投手是否将球投进好球带 。
自1840年代的尼克巴克规则之后,棒球场的外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垒包与垒包间的距离为90呎也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确定并沿用至今日 。而由于100呎似乎对守备方过于有利,而80呎则对进攻队伍太过轻松 。
在几经尝试错误之后,90呎的距离似乎也是最佳的距离 。而由于各个垒包的顶点距离为90呎,因此垒包与垒包间实际的距离约为88呎 。
棒球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棒球是团体球类运动,由人数最少为9人的两支队伍在扇形的球场进行攻击与守备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攻方球员利用球棒将守方投掷的球击出,随后沿着四个垒位进行跑垒,当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垒就可得1分;而守方则利用手套将攻方击出的球接住或掷回,从而将攻方球员打出局 。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九局中(少棒为六局,青少棒为七局)得分较高的一队胜出;若正规9局打完后双方得分仍相同,则进入延长赛 。棒球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
比赛规定
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 。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 。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 。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 。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 。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 。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
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 。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 。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 。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 。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
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 。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 。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 。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 。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 。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 。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 。击球员要戴护帽 。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