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不仅要揭示国家的分合规律,还要通过刘关张揭示人与国的分合关系:当国家分裂、民心涣散之时,刘关张反其道而行之,桃园结义,凝聚人和,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三足鼎立之后,又由于刘备与关羽的政见分歧,刘要做中兴皇帝,关仍想匡复东汉,人和散失,所以接连遭致失败 。
相对于刘备和关羽,张飞就没有那么鲜明的政治立场了 。这大概也与其出生有关——“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
既不像刘备早年丧父、家贫,也不像关羽除灭豪强、逃难,他结义、参军纯粹是出于“大丈夫应与国出力”的热血与豪情 。正因为动机无为,所以他并不想做江湖老大,甘愿鞍前马后做小弟(江湖上有钱人自立为长,不序年龄不比能力的甚多),先佐汉,后忠刘,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汉室宗亲 。例如他在刘备婉拒进位汉中王时劝道:“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是皇帝,有何不可!”
但对于董卓、吕布和曹操等人,张飞又一直深恶痛绝,当疑心关羽投降曹操时,他甚至要兄弟火并,直到亲眼看见关羽杀掉蔡阳 。假如三兄弟都像张飞这般灵活而又理性,或许不会出现裂痕,或许能走得更远 。
网络配图
一、刘备以雪仇化解结义,先获独生,再博民心
但张飞的转变还是太过简单,以为自己的子孙会永远甘居人下,永远忠于刘姓;以为兄长刘备会永远仁义守誓,永远认自己这个异姓兄弟 。实际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姓兄弟只适合辅朝,不宜篡朝;只适合强强联合、同心协力打天下,不宜孤家寡人、专权独断坐天下 。因为三姓之人既已化学合成为一个人,比亲兄弟还亲,那么他们的后辈就应同时享有皇位继承权,只不过需要遵循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愚的规矩罢了 。——家天下的体制随之破除 。而后来关兴与张苞争锋相斗、互不相让的事实也表明他们的后代不会盲从前代刘备另一种才华是善于借力,当初结义是为了借力羽、翼起飞,如今成功在望,他又要借力剪除两扇沉重的翅膀并获得两重孝 。那么,该借何人之力呢?无需另请高明,非诸葛亮莫属 。第一,诸葛亮也早有杀羽除飞的想法,志同道合,不会泄密;第二,诸葛亮擅长心理战和远程战,常在笑里藏刀之后敷以悲伤眼泪,干净利落;三则诸葛亮精通各种神鬼之道,能将阴谋陷害伪托成上天旨意,无人生疑 。诸葛亮杀同僚庞统时就是这样做的 。
二、诸葛亮放纵张飞的偏才,先使其小成,再使其大败
诸葛亮果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只对着关羽和张飞的偏才和性格缺点温柔击打几下,就教他们死于非命了 。
关羽的正才是义,却偏好逞勇,缺点则是“刚而自矜”;张飞的专长是勇,却偏好耍智;缺点则是“暴而无恩” 。
诸葛亮告诉我们,若想成全一个人,就帮助他发挥专长 。诸葛亮给关羽把守华容道的机会,便让他义满天下;诸葛亮给张飞树林中可埋伏军马的启示,便让他当阳桥头一声吼,勇退曹家百万兵 。若想毁灭一个人,就膨胀他的偏才 。与由善性决定的正才不同,偏才往往由后天的欲望驱动,一旦放纵,就会让人自我陶醉,暴露出缺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譬如,关羽在接到孔明送来的五虎上将第一位的勇名后,说,知我者惟孔明也 。就以为自己真能威震华夏了 。张飞在瓦口关接到孔明送来的三车成瓮的美酒,计取张颌之后,也是以为自己深得孔明之妙,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智神加酒神,愈加贪杯纵酒 。这就是“欲使其亡,先使其狂;欲使其狂,先使其盲”的道理 。现在很多成功人士仍喜欢别人吹捧他们的业余爱好,以全才自居 。
网络配图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与陈寿的观点有所不同 。陈寿认为关羽和张飞是“以短取败,理之常数也 。”罗贯中则认为他俩的失败既有性格内因,也有被人恶意诱导的外因 。在罗贯中看来,关羽和张飞的偏才和个性原本是可爱的,甚至是有益的 。关羽因为好勇而“千里走单骑”,因为刚矜而“土城约三事”;张飞因为好智而“陆路取西川”,因为粗暴而“鞭打督邮”(“义释严颜”还说明他暴中有恩),均成为了千古美谈 。这说明个性本身没有长短之分,太过了才会成为缺点,成为取败之道 。
- 刘备招亲: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 怎么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唯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富有魅力富于韬略
- 解密三国:关羽腹背受敌时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 关羽死于谋杀:攻襄阳腹背受敌刘备不救
- 三国最仁慈的君主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
- 刘备为提防关羽:只给其荆州空头太守职位
- 刘备墓被盗为何如此诡异?刘备死后到底葬在哪
- 刘备设五虎上将原因是什么?关羽为何看不起黄忠
- 在赢得汉中之战后刘备就进位为汉中王了,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