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胡场村汉墓群考古发掘结束





铜胎漆盘
采访人员昨从我市考古部门获悉,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汉墓群,出土了玉器、漆器、铜器、釉陶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其中包括今年1月本报曾报道的扬州出土保存较好的铜胎漆盘,非常罕见,为研究扬州漆器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新资料 。同时,也再次佐证了胡场附近是扬州汉墓集中区域 。
胡场汉墓群发掘结束
35座墓出土800余件文物
据考古人员介绍,胡场汉墓群位于邗江区西湖镇胡场村魏庄组,处于横贯扬州地区的蜀冈丘陵中段,平均海拔34米,东距汉广陵城约6公里 。2015年8月至12月,为配合安徽宿州至江苏扬州的宿扬高速公路建设,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扬州境内的胡场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
此次发掘的墓葬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蜀冈丘陵内两条东西相邻山脊的阳坡上 。其中,东侧墓葬区属于胡场村魏庄组中魏庄;西侧墓葬区位于胡场村魏庄组花山,花山原为一座位于山脊顶部的东汉砖室墓封土堆,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最高点,原海拔高37米 。
据悉,此次在胡场汉墓群,共发掘汉代土坑墓35座、汉代陪葬坑4座、唐代砖室墓1座,出土漆器、釉陶器、灰陶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套) 。
此前,我市考古人员已经在西湖镇胡场附近考古发掘出大量的古墓葬,此次又发现汉墓群,再次佐证这里是古人眼中的风水宝地,也是扬州汉墓集中区域 。
【邗江胡场村汉墓群考古发掘结束】长坡墓道“甲”字形墓
汉代最典型的墓葬形制
考古人员在东侧墓葬区共清理出8座古墓,均开口于现代扰土层下,不见封土,其中,有三座墓为“凸”字形带竖穴墓道土坑竖穴墓,另外五座为方形土坑竖穴墓 。1号墓至5号墓,以及第20号墓,这六座墓葬沿山体走势呈东北西南向两列分布,棺椁保存较好 。通过对东侧墓葬区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考古人员发现,其中有一椁双棺带厢合葬墓,也有一椁一棺带厢墓 。
西侧墓葬区,主要为方形土坑竖穴墓 。考古人员表示,西侧墓葬区埋葬地势较高,棺木保存较差,大部分朽蚀严重 。但有两座古墓有些特别,如8号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通长1200厘米、宽670—260厘米 。墓道位于墓室北侧正中,墓道底端与墓室底部平齐 。墓道后端与墓室相接处有两条凹槽,凹槽两侧有半圆形凹窝,这种独特的遗迹应为墓葬修筑过程中用于堆建椁室粗大椁板所留,后被回填,其上放置方形外藏椁厢 。墓室西南角发现两对相对的角窝 。墓室东北角被一条排水沟打破,排水沟西端位于椁室内东北角,西高东低,向东延伸到山沟内 。排水沟长约100米、宽0.45米,西端底端与墓底平齐 。整条排水沟底部铺一层0.3米厚砾石块,在石块顶部局部尚存木板,其上为回填黄黏土 。石块有排水的功能,而木板能防止上部的泥土淤积到石块缝隙中 。8号墓木椁朽蚀,尚可辨为一椁双棺,木椁北侧为带木门结构 。
第12号墓位于8号墓的南侧,为带长斜坡墓道“甲”字形墓 。墓葬早期被多次盗扰,墓室墓圹坍塌,通长1135厘米、宽670—250厘米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偏东,前端为斜坡状,靠近墓室部分为竖穴墓道,与墓室相接处发现两道与8号墓所见的相同的凹槽 。可惜,这座墓被盗严重,仅存三根南北向垫木,以及一根取板时的木棍 。
对于如何推断古墓的朝代?考古人员称,此次发掘的35座汉墓,其中12座墓葬被盗仅存少量汉代釉陶片或椁木等文物 。另外,23座墓葬虽然未发现明确纪年,但是墓葬形制清楚,出土文物的时代信息明确 。木椁墓葬流行于西汉,器物组合以釉陶壶、釉陶瓿为主,部分墓葬还有陶灶,铜钱大部分为昭宣五铢,因此,可初步判断其时代上限为西汉晚期,部分墓葬中出土了大泉五十,其时代下限可能至新莽或者东汉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