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宁死不降的惨被斩首的一代猛将王彦章

王彦章(863年―923年),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 。字贤明(一作子明) 。汉族,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 。朱温建后梁时,为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 。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 。享年六十一岁 。
早期经历
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祖父王秀及父亲王庆宗皆未曾担任官职 。王彦章获重用后,两人分别被追封为左散骑常侍及右武卫将军 。
彦章年轻时加入朱全忠的军队,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 。最初王彦章任开 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开平二年)十月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将军 。公元911年(乾化元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 。次年(公元912年)朱友圭加封王彦章为检校司徒 。朱友贞(即后梁末帝)夺得政权后,王彦章于公元913年(乾化三年)被委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 。次年(公元914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
网络配图
公元915年(乾化五年)三月,后梁朝廷决议分魏州为两个镇,为防备当地人叛变,派遣王彦章率领五百骑兵驻守邺城金波亭,预防突发情况 。魏州人于该月月底叛变,投降晋国(后唐前身)。王彦章因军队受到攻击而率军向南逃走,其家属被晋军俘虏 。晋国方面为了招降王彦章,优待他的家属,又派人离间王彦章 。王彦章把晋国的使者斩首,断绝往来 。同年九月,王彦章被委任为汝州防御使、检校太保 。公元916年(贞明二年)四月,迁任郑州防御使 。
【揭秘:宁死不降的惨被斩首的一代猛将王彦章】抗击晋军
后梁失去魏州后,不时与晋国(后唐)军队于黄河两岸战斗,王彦章常在这些战事中担任先锋 。
公元917年(贞明三年)十二月,王彦章迁为西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继续留守郑州 。不久兼任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 。
公元919年(贞明五年)五月,迁任许州两使留后,并保留之前的军职 。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担任许州匡国军节度使,加封“开国侯”,随后担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 。公元921年(贞明七年)正月,改驻滑州 。
此时,晋国军队已占领黄河北岸全部地区,并于德胜口设立铁锁截断航道及跨河筑城 。而后梁朝廷的执政者赵岩、张汉杰等人向后梁末帝建议疏远资历较深的大臣,故王彦章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朝廷并未采用他所提议的战术 。
公元923年(龙德三年)四月初,后唐军队攻占郓州 。该消息使后梁朝廷产生恐慌 。宰相敬翔在后梁末帝前自杀被阻,随后向梁末帝建议起用王彦章 。梁末帝采纳其建议,于五月委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取代戴思远,并派段凝作其副手 。王彦章向后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时间即可击败敌军,梁末帝身边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证而发笑 。王彦章认为赵岩等人败坏朝政、令国力削弱,临行前向亲信表示,若得胜回朝,将要处死朝廷内的“奸臣” 。赵岩、张汉杰得知后,感到恐惧,并认为与其被王彦章处死,不如被沙陀人(后唐军队)杀死,于是与段凝合谋,设法阻挠王彦章的军事行动 。
德胜口之战
网络配图
王彦章离开朝廷,两天后到达滑州,在设宴的同时,暗中派遣六百名斧手,及冶铁人员,乘船前往德胜口 。王彦章在宴会中途托言更衣离场,率领数千人沿黄河往德胜口 。船上士兵烧断铁锁、并以斧斩断浮桥,王彦章则率兵攻破南城 。这时距离王彦章离朝之日刚好三天 。李存勖得悉王彦章被任命后,认为王彦章会立刻攻击德胜口南城,立刻引骑兵增援,但在到达时,南城已被王彦章攻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