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为何一生都信任狄仁杰

狄仁杰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宰相,他以睿智、善于断案著称,他一生经历了唐代三位著名的皇帝,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
狄仁杰,字怀英,唐贞观四年(630年)生于并州(今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 。显庆元年(656年),26岁的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的判官 。满腔热血的狄仁杰开始了他的工作,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次沉重打击——被胥吏诬告了一把 。幸运的是,这一状告到了河南黜陟使阎立本那里 。阎立本不仅弄清了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推荐狄仁杰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
网络配图
可能因为狄仁杰在地方工作出色而勤恳,特别是判案方面才能十分突出,在地方上积累了将近20年的断案经验后,上元二年(675年),他被调,当上了大理丞 。狄仁杰刚到大理寺上任的时候,积压的案件已经非常多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夜以继日,笔不停批,整整奋战了一年,就把积压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员达17000人之多,事后竟然一个喊冤的都没有 。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在当时传为佳话,在今天看来也堪称神奇 。
不久,高宗就提拔他当了“侍御史” 。此官的品级虽不高,和大理丞一样也是从六品,但属于“清望官” 。这个官位对日后的仕途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它的升迁速度比其他机构要快 。这时期的狄仁杰,给世人的印象是能力超强,判案如神又铁面无私,很像后来人们心目中的包公形象 。这大概就是狄仁杰会被认为是“神探”的重要原因 。
唐高宗在位的晚期,高宗皇后武则天因为干练多才,逐渐掌握了最高权力,于684年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狄仁杰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宰相生涯 。历史上的狄仁杰被“分割”成了两半,唐高宗时他是办事认真的能臣,武则天时是中枢决策的宰相 。在小说和电视剧里,当上了丞相的狄仁杰还是每天忙着到处“微服私访”,没事就找案子来查,发挥他超强的推理能力 。但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虽也是忙得到处跑,但他忙的不是查案,而是协助武则天处理政事 。
网络配图
狄仁杰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兴复李唐皇室,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设法对武则天施加影响,改变她对两个儿子的看法,使李显(唐中宗)与李旦(唐睿宗)兄弟能够摆脱被囚禁的地位 。后来,曾被狄仁杰举荐的张柬之,在武则天弥留之际发动“政变”,复大唐国号,唐朝复国 。当然,狄仁杰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幕,就在他力阻武则天大造佛像的那年九月,狄仁杰去世 。武则天亲自为他主持丧礼,废朝三日,这是当时人臣的最高待遇 。
中国“福尔摩斯”是如何诞生的?
狄仁杰能够被当作“神探”得归功于一个荷兰人,他叫高罗佩 。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时,高罗佩读到了《武则天四大奇案》,他认识到书中所描写的中国古代法官的刑事侦讯本领,无论在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侦破奇案的能力方面,还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素养方面,比起福尔摩斯、格雷警长等现代西洋大侦探来,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他开始着手翻译《武则天四大奇案》 。高罗佩先是将之译为英文,又以狄仁杰为主角用英语创作了《铜钟案》 。
网络配图
没想到《铜钟案》在西方大获成功,在出版商的催促下,高氏继续收集当时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狄仁杰断案故事 。但写着写着,他感觉故事性太差,于是干脆自己来编,一口气写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有了《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湖中案》等作品 。高罗佩将这些故事集在一起,统称《狄法官的破案故事》,即《狄公案》 。这些作品引起了轰动,狄仁杰遂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