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寿对黄忠、赵云的评价是强挚壮猛?( 三 )


再查阅《史记》 , 汉初的功臣之中 , 排位基本为:萧何、张良、韩信、曹参、周勃、陈平——此六人均为单独列传——而后就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同传 。就是说 , 夏侯婴和灌婴在武将之中 , 仅仅次于韩信之流 , 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 , 武略自不必说 , 就说文韬 , 这两个人都官至丞相、太仆 , 参与国家废立之事 , 这样的地位、功劳、才能和见识 , 岂是典韦、许楮之流所能望其项背?怕是文远、子孝之属 , 还要稍逊三分吧 。穷三国一世 , 能担当“灌、滕之徒”四字的 , 也是凤毛麟角 。
当然 , 如果我们只是看《三国志》中的《赵云传》 , 就会发现 , 其中对赵云的记述非常简略 , 只有区区150字左右 , 远不及三国同期的其他名将详尽 。那为什么陈寿要将“灌、滕之徒”这么高的荣誉称号加给赵云呢?我认为应该是如下几种原因 。
第一 , 他的功绩和官职虽然不如关张马黄四人的 , 甚至也不如后来的大将魏延 , 但除了这五人 , 其他人的功绩却是远远赶不上赵云的 。之所以《赵云传》中的记述相当简略 , 并非赵云没有上乘表现 , 仅仅是因为陈寿著《三国志》时 , 对史料的取舍极为严格 , 所有不能得到证实的史料都弃而不用 , 所谓宁缺勿滥 , 所以在《赵云传》中仅仅写进了能够查实的几件事 。比如在攻打益州时 , 表现非常出色的黄忠 , 陈寿的记述也非常简略:“自葭萌受任 , 还攻刘璋 , 忠常先登陷陈 , 勇毅冠三军 。” 而并没有记述黄忠如何陷阵杀敌 。而对赵云的记述则是“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 , 平定郡县 。至江州 , 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 与亮会于成都 。成都既定 , 以云为翊军将军 。”则说明赵云是诸葛亮手下的主要将领 , 并立有战功——益州不是赵云和魏延两个人攻下来的 , 先后数年 , 大小数十仗 , 其他的将军自然都出了大力 , 大都立有战功 , 但由于篇幅或其他的原因 , 陈寿都没有详尽记述 , 比较而言 , 对赵云的记述已经算是较多的了 , 说明在这次战役中 , 赵云的表现应该是比较突出的 。而其他的战役 , 也是同样如此 。
网络配图
第二 , 赵云所擅长的作战方式可能不适合蜀汉的具体情况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 , 而真定当时接近塞外 , 其地之人多擅骑射 , 赵云应该也是一样 , 更为擅长骑兵突阵 。赵云到刘备手下后 , 就先是“为先主主骑” , 就是说 , 在刘备手下统领骑兵 。但是后来由于刘备的发展一直不顺利 , 在广陵与袁术作战时 , 竟然因为粮草不济而达到“饥饿困踧 , 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 穷饿侵逼”的地步 , 战马自然也就全部充了兵粮了 。而刘备到了襄阳后 , 由于地理和综合实力的因素 , 刘备也没有建立起强大的骑兵 。这样 , 赵云实际上就成为了刘备的后备人才 。而到了蜀中后 , 蜀多山地 , 适合步兵发展 , 而且战马的来源也很有限 , 有限的骑兵又要优先给曾经指挥过大的骑兵兵团作战的马超 , 因此赵云实际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际是无兵可带的光杆司令 。虽然如此 , 赵云还是偶露峥嵘 , 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力和再造能力 。在蜀汉后期 , 赵云就不仅仅统领骑兵 , 而成为一个全兵种的合格统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