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唐朝用美女做挡风肉墙

冬之凛冽扑面而至,大伙开始绞尽脑汁打败寒冷,保暖已成为冬季诸事中的重中之重,想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以利用多种高效便利的取暖方式来抵御寒冬 。
那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其实,翻开历史会发现古人取暖方法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
温室火墙
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 。西安阎家村汉代建筑遗址的炉灶,其排烟道先曲折,后直上通于户外,近似后世的火墙 。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 。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散热均匀 。烟囱是火墙的排烟通道 。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 。据说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就已出现,时称“温调房” 。温调殿内部设施如何,使用何种防寒保温材料,现已无从知晓 。但从野史杂记上可以发现一些奥秘 。
椒房殿
《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 。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 。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类似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 。紫禁城内的宫殿多设有火坑和火道,另外,宫殿内暖阁的地面也可以加热,其结构与火炕也类似,这就是早期的地暖 。
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蹲身在此点燃柴炭,殿内循环的烟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徐徐上升,以达御寒之目的 。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 。殿前的炉坑口覆盖着包着铁板的木盖,至今可见 。
各种部位炉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熏炉、手炉、足炉等,应该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
熏炉其实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盆,上部为罩,镂空,做成花卉图案 。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 。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 。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 。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
足炉要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 。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 。
各类炭
现在冬天取暖常用的能源是电能、煤气等,在古代常用的能源则是木柴、煤炭等原始燃料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 。古人称煤炭为“燃石”,传上古炎帝时已使用燃石 。晋人王嘉在《拾遗记》(卷四)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 。”
暖手炉
而贵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时,还会有许多讲究 。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一尘不染 。
火炉
古代皇室设有专门负责冬季供暖的机构,明代叫 “惜薪司”,清代则称为“营造处” 。“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和发放 。在烧炭供额上,严格按身份配给 。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
御寒保暖服饰
在冬天自然要换上保暖效果更好的服装,从史料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唐代开始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