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朝会怎样?历史如何

先来看两首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杰作” 。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 。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 。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
躁气不纯静,五该打 。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
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
又:

尔们何故咁逆旨,总是红眼睛迷缠 。
缠尔去做鬼喙粮,速快挣脱好上天 。
这两首“杰作”,根本称不上诗,没有丝毫诗的意境,应该将之称为顺口溜更确切 。
顺口溜的特点有两个,一、字面意思清楚易懂;二、读起来顺口易记 。
事实上,以上顺口溜,是洪天王专门为自己的嫔妃写的 。其创作意图,是要让嫔妃们牢记住自己制订出来的千百条宫规、条例 。
可是,现在我们在读这些顺口溜时,却发现,这些顺口溜的字面意思并不好懂,读起来并不顺口,也并不好记 。这,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洪天王的歪诗,全是用“天话”写的 。


什么叫“天话”?
太平天国研究专家刘佐泉曾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这样一则轶事,说:邑人银行家黄志腾先生抗战前在南京的一处客厅用客家话跟同乡聊天,旁边一位老者听见了,说:“你们说的好像是天话!”
什么叫“天话”?老者解释说:“我小时候曾出入洪秀全天王宫殿,天王说天话 。”新加坡南阳客总会会长卓济民解释:天王洪秀全和许多太平天国将领都是客家人,客家话是乡音,客家话就是天话 。
也就是说,客家话是太平天国的国语 。
客家话又称的涯话、麦介话、新民话,是客家人使用的方言,与北、粤、吴、闽、湘、赣六种语系并称为我国七大方言 。
客家人大多数是在明清之际从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陆续迁入广西的,相对于原先居住在广西的人们来说,是新来的居民,是客居者,所以客家人说的方言被称为客家话或新民话 。
至于被称为这 “涯话”和“麦介话”,是因为客家方言中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将现代汉语中的“什么”称作“麦介”,二是将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称作“涯”,人们便以其特征指代总体,称“涯话”、“麦介话” 。
据语言学专家研究,客家话是中原汉民族最早通用的语言,至今客家方言中仍保留着许多先秦至唐宋的古音,是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
而客家人陆续迁入广西,就使得广西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面积则所增无几,以致人均耕地面积由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40.88亩下降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1.62亩 。土地矛盾逐渐激化,于是,“客家占地主”、“地主排客”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
此外,原著居民与客家人谁也不服谁,既有利益上的互相争夺,又有文化上的不对接造成的误解,大规模械斗就不可避免 。
史书上记:“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田州因土客争雄,各集亡命,肆行焚劫 。”“道光戊申,贵县)之北岸,土客械斗,杀戳相寻者五年 。”“道光二十八年间,桂平金田村黄、谭两姓因事酿斗,参加混斗者中各千余人 。”……
土客间的大规模械斗,为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提供了有利契机 。


洪秀全因时而起,因势而起,发动了金田起义,开创了太平天国 。

一时间,太平天国的骨干首脑,几乎全是客家人 。洪秀全是从江西上饶辗转迁徙到广东花县的客家;冯云山是广东客家;石达开是客家人,祖籍在广东和平县;秦日纲是贵县客家人;胡以晃祖籍江西临江,是著名的客家大族 。除此以外,林凤祥是广东揭阳人,蒙得恩、李秀成、陈玉成、黄文金、黄玉琨、锺芳礼、赖文光……这些太平天国首要几乎都是客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