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解读中美乒乓外交始末:踏出这一步不容易

日媒称,今天,我们往往会把美中关系视为理所当然 。令人难以回想起的是,40多年前,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还没有直接接触 。但一群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将会以某种方式对两国关系的破冰起到帮助作用 。为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工作的贾斯廷·麦克唐奈日前围绕乒乓外交在美中关系破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体育外交在当今世界能够发挥的作用采访了《乒乓外交:那场改变了世界的比赛背后的秘史》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格里芬 。
“没人猜想到会产生轰动效应”
麦克唐奈问到,考虑到中美民众之间曾彼此怀疑和孤立长达数十年时间,促成1971年发生的事件会有多么大的难度?美国乒乓球队结束中国之行回国后是否遭到了强烈反对?
格里芬表示,当时确实有很大的不信任感需要克服 。这也是尼克松和基辛格决定最初不通过国务院与北京进行接触的原因 。一开始起作用的全是通过巴基斯坦人的外交邮袋来回传递周恩来总理手写的秘密纸条 。唯一的问题是这一渠道没有奏效 。双方仍存在很大误解,以致尼克松和基辛格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认为自己做出的一个明显的公开姿态——在一次阅兵中把一名美国采访人员安排在毛泽东的身边 。基辛格和尼克松随后不得不在收到乒乓球比赛的邀请前忍受了3个月的寂静时间 。
【日刊解读中美乒乓外交始末:踏出这一步不容易】格里芬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乒乓外交的出现给白宫带来巨大的安慰,但它也让基辛格感到担忧 。他已经建立起精心设计的秘密外交渠道,然后一群乒乓球运动员却突然出现在了北京 。有许多事情本来可能会出现问题 。而那些突然意识到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中国有任何的了解 。他们仅有48个小时为此行做准备 。他们曾在名古屋第一次见过那些中国人 。他们都为此行的结果感到担心,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猜想到自己的访问会产生多么大的轰动效应 。直到他们一周后离开中国时才有机会看到世界各大报纸 。他们大感震惊,但得知此行在世界各国成为头条新闻也让他们如释重负 。
格里芬认为,乒乓球比赛或许是最不可能被采用的沟通方式,但它却至关重要 。它缓和了紧张局势,争取到两国各自的民众,而且为尼克松、毛泽东和周恩来从中操作创造了大量喘息的空间 。人们很容易会忘记这一切发生的是如此迅速 。而不到一个月时间,大部分美国人就对中国加入联合国表示支持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此种情况 。
“中国做了精心谨慎的准备”
麦克唐奈提到,美国对古巴做出过类似姿态,但双方的交流未能使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解冻 。为何美中之间的交往尤其成功?
对此,格里芬指出,人们还不明白中国为实现乒乓外交做了多么精心谨慎的准备 。将近20年里,他们一直把乒乓球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加以运用 。被选送到日本的运动员深受信任,而负责与美国人接触的那个人是一位政治人物 。负责管理这支队伍的官员曾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军事分析人士 。针对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接触工作是直接由该国领导层实施的 。周恩来本人几乎安排了此行的所有事宜,甚至亲自挑选了驾驶飞机把运动员送到日本并从日本接回国的飞行员 。与美国的整个接触过程都被安排得让人看上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实际上有关那一时刻的所有事情都不是自发进行的 。
麦克唐奈表示,有人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小球推动大球” 。乒乓球是如何被毛泽东用作政治工具的?
格里芬介绍说,毛泽东和周恩来早年在延安的窑洞里就打过乒乓球 。然而,他们接受乒乓球作为国民运动的唯一原因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当时处于一位名叫艾弗·蒙塔古的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此人是一位贵族,也是希区柯克的电影制片人和一位为苏联工作的间谍 。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过北京,为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人来说,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具有政治意义,但很明显,由一位共产主义者担任一个国际机构的主席并不常见 。一旦中国人开始关注乒乓球,他们就发现花少量的钱即可大有用途 。在世界其他国家,运动员个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与一个国家展开竞争 。毛泽东努力使中国代替美国或苏联成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求助的第三个选择时,他把乒乓球队作为体育大使派遣出国 。这些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外并不羞于宣传“毛泽东思想” 。他们在不同的国家都因过度谈论政治而并未专注于乒乓球运动而遇到过麻烦 。这些明星们不时会出于对自己有利的原因而联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