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啥

有人问:《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为什么受到王阮亭的批评?
前言王维是盛唐时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山居秋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曾经盛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是王阮亭为什么提出了批评呢?首先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一、 形式上 是标准五律喜欢格律诗的朋友知道,五言律诗要注意平仄、押韵、对仗、和黏连四个要素 。如果有一处瑕疵,就不能说是标准的五言律 。
虽然在唐高宗时期,格律诗就成了进士科举的必考项目 。但是在盛唐仍然有不少出律的格律诗,例如崔颢的《黄鹤楼》上半首是古体诗,李白的《夜泊牛渚感怀》通篇不对仗,而《登金陵凤凰台》又失黏 。
而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没有一点瑕疵,连拗句都没有使用 。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2、4、6、8押【尤】韵 。中间二联对仗也非常工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另外比较难得的是,王维也非常注意中间二联的句法结构的变化:颔联是221,颈联是212。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避免的是,前四句的前两个字,都是结构相同的名词:空山、天气、明月、清泉 。这种形式被称为四平头 。
相连的四句,如果前两个字结构、词类都相同,被称为四平头 。例如苏门学士陈师道《和元夜》前六句都犯此病: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
前六句的前两个字是:笳鼓、车舆、彭黄、汴泗、梅柳、关山都是名词,因此纪晓岚评价说:
“前六句皆双字平调,殊为碍格 。”
不过,四平头不算巨病,在唐诗中其实挺常见 。但是诗歌短小,讲究腾挪变化,因此在诗创作时还是注意一下好 。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二、从内容上看《山居秋暝》【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啥】从内容上看,《山居秋暝》是标准的山水田园诗 。有视觉、有听觉、有联想、有抒情 。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首联就破题,空山新雨后,写出了山居;天气晚来秋,点明了秋暝 。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颔联出句接着写了秋暝: 明月松间照 。对句:清泉石上流,照应首句的山和雨 。而且这两句还写出了“空“字 。
颔联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画,写的是视觉 。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从“空”到有,从静转动 。可见王维的山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地 。
颈联有听觉”竹喧、莲动“,归浣女和下渔舟,是视觉?听觉?还是诗人的一种猜测?任由读者去联想 。
山中已晚,浣女归来可解 。不知道晚上谁下渔舟,渔翁要趁着夜色好去夜钓吗?还是诗人和好友去泛舟呢?王维诗中呈现了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尾联反用淮南小山在《楚辞》中的典故: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你说不可留,但是我这里有如此绝佳美景,当然是可以留下的 。王孙是我,也可以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 。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 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三、章法与内容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写景,最后两句抒情,表达了厌倦官场、归隐山林的愿望 。清代的黄生《唐诗矩》评价这种章法为:
尾联见意格 。
这种前六句写景或者叙事,尾联抒情见意的诗中,李商隐的《泪》很有代表性: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
永巷,《史记·吕后本纪》:&34;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34;;湘江竹痕,《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岘首碑,《晋书》:“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人去紫台,说的是王昭君故事;楚帐夜闻歌,项羽的故事 。
前面六句全部都是关于泪水的典故 。这首诗,七八句是一个十字句,第八句反转 。也是“尾联见意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