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火烧圆明园真相:咸丰惹的祸?

导读:火烧圆明园这是一件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很多珍宝都毁于这一场大火中 。但是这件事因何而起,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能这场祸端都是咸丰惹的祸 。
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4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点 。战火是1856年10月在广州点燃的 。1856年10月23日,英、法、美、俄四国进攻广州,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并占领广州,整整历时一年零两个月 。
网络配图

因未与清政府就谈判事项达成协议,英法两国决议采取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1858年4月英法联军北上,5月26日占领天津 。清政府代表被迫同意在天津谈判 。英国侵略者提出“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三项要求,清政府最终屈服 。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
公使驻京之争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退出大沽口,英法美三国于1858年7月中旬抵沪,等待修改税则以及补充通商章程 。7月14日,咸丰帝任命桂良、华沙纳等为钦差向英法等国就《天津条约》提出交涉,准备修改公使驻京的条款 。但是桂良等钦差大臣不敢向英法等国提出修改公使驻京的要求 。《天津条约》只是咸丰皇帝迫于压力暂时答应,并不准备履约 。其中的焦点就是决不能让外国公使驻扎北京,以免外国公使在皇帝面前不愿三跪九叩 。根据《天津条约》,“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也就是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 。按照现在的认识,这些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是十分正常的,应该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加以解决 。但这些要求在清政府那里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
解释这一原因,需要从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观念谈起 。按照这一观念,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 。中国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也可以更形象地称之为“磕头外交” 。英法等国对这种观念并不认同,以英法为首的各国驻华使节拒绝磕头,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使“天下一统”的观念破产 。除此之外,公使长驻北京,又被看作是类同古代的“监国”,按照满清政府当时的理解,驻京外国公使可以在京城里任意收税,干涉政令,折迁民居衙署,建立高楼,部署各类武器,总之是如同太上皇似的为所欲为 。中国沦为外夷监守,自然万不可行 。
1859年初,新任英法驻华公使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奉命进京换约,以便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清政府接到他们坚持北上换约的报告后,命令直隶总督恒福照会普鲁斯和布尔布隆,指定他们在北塘登岸,经天津去北京,并且随行人员不得超过20人,不得携带武器 。但是英法驻华公使拒绝接受清政府从北塘登岸的建议,坚持从大沽口进京换约 。清政府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于是,经过皇帝、怡亲王和僧格林沁王爷多次密谋,1859年6月25日,一场本该是仪式性的换约演变为血腥的冲突:僧格林沁带兵在大沽口击沉英法炮艇3艘,重创3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 。
大沽口受挫后,英法两国政府随即增派援兵来华,进一步扩大战火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的舰船200余艘,载着陆军1.7万人开始在北塘登陆,8月10日登陆完毕后,摧枯拉朽,于8月21、23日分别占领大沽口和天津 。9月8日,英法联军由天津向北京开进 。他们的价码提高了:赔款增加一倍;加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
亲递国书之争
接着,英法联军向通州进发、直逼北京,9月14日英法联军和清政府的谈判在北京通州进行,清政府派怡亲王载垣等到通州与英法代表团谈判 。经过反复辩论,载垣等接受了英法代表团所提的条件,与巴夏礼达成了停战签约的协议,并就此认为矛盾已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