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皮绠是谁?他是怎么杀死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的

山东一带传有一首民歌 , 称:“张皮绠 , 真正强 , 麦稞地里杀僧王!”
这里的僧王就是僧格林沁 。张皮绠 , 则是一位16岁的太平军小将 。
僧格林沁是晚清最后一位敢于提刀上马的八旗贵族 。他是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 , 贵族出身 , 善骑射 。僧格林沁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 , 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 。僧格林沁在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中 , 军功卓著 。
比如 , 1853年 , 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 。太平军经安徽、河南等地 , 进入直隶地区 , 所向披靡 , 前锋一度打到天津西杨柳青 , 让清廷大感震动 。僧格林沁率部围剿 , 最终让太平军北伐部队全军覆没 。太平军首领林凤祥、李开芳等先后被俘 。他们都被押解到北京 , 凌迟示众 。
1865 年 , 僧格林沁率部征伐捻军 。张宗禹采取“打围战术” , 忽南忽北 , 忽东忽西 , 日夜兼程百余公里 。僧格林沁性格暴躁 , 他暴跳如雷 , 率军数十日不离马鞍 , “手疲不能举缰索 , 以布带束腕 , 系肩上驭马” , 孤军深入 , 对捻军穷追不舍 。
就这样 , 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一步步被张宗禹诱引至山东曹州 。在这里 , 张宗禹集结重兵 , 设下北、西、东三面埋伏 , 以小部兵力诱敌入瓮 。僧格林沁果然中计 , 中了捻军的埋伏 , 大败而退 。
这次 , 轮到张宗禹追赶 , 僧格林沁逃了 。僧格林沁一路逃到高楼寨 , 捻军紧紧追赶 。
5月18日晚 , 僧格林沁率领少数残兵突破捻军重围 , 逃到吴家店一带 。僧格林沁因为受伤 , 落下马来 , 潜伏在麦田里 。
这时候 , 张皮绠出场了 。张皮绠是安徽涡阳人 , 生于1849年 , 家境贫寒 。他父亲和哥哥参加太平天国运动 , 追随于捻军首领张乐行 。张乐行战死后 , 张皮绠随母亲投于张宗禹部下 。
张皮绠奉命搜索残敌 。在一片麦田里 , 张皮绠发现一个身穿黄马褂的清军 。当时 , 张皮绠当然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沁 , 就手起刀落 , 杀死了他 。张皮绠还脱掉了此人身上的花翎、株、帽等 , 穿在自己身上回到了军营中 。
后来 , 经过反复辨认 , 最终确定这位被张皮绠杀死的清军就是僧格林沁 。
这一年 , 张皮绠才16岁 。而僧格林沁时年55岁 。
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传出去后 , 清廷上下一片震惊 , 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 。清廷以亲王的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 , 同治皇帝和慈禧亲临祭奠 , 赐谥号“忠” , 配享太庙 。
从表明上看 , 僧格林沁只是一个亲王 , 清王朝在世的亲王远远不止他一个;但实际上 , 勇哥告诉大家 , 僧格林沁作为清朝八旗军队的最后一员猛将 , 他的死亡 , 意味着清朝八旗军队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 湘军、淮军则取而代之 , 成为清朝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 。
张皮绠杀死僧格林沁后 , 由于父亲和兄长战死军中 , 母亲又病故 , 家里只有寡嫂 , 生活拮据 。他就离开捻军 , 回到家中 , 用带回的银两在老家买了一块田地 , 改名换姓 , 娶妻生子 , 在新兴集开设粮坊做点小生意 , 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