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一举击灭亡突厥帝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年后的夏天(618年5月),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等的支持下正式取代隋朝而建立了唐朝,不久重新统一全国 。这时,突厥的统治者意识到:中原只要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得诸多利益,因此将主要对手确定为唐,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但不幸的是:失败了!不甘心之余,便趁唐朝建国之初人心未定、国力不强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 。武德九年(626年)8月,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在发动“玄武之变”两个月后登上皇位 。而在他刚刚即位之时,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20万攻占泾州,进至武功,京都长安震动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颉利可汗又领兵至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颉利见唐大军赶至,且军容威严,见状“请和”,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太宗许以金帛财物,突厥军队乃撒离唐境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便桥订盟的屈辱使李世民“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他即位后,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国家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 。而此时突厥因安于现状、属国抗争、上层分裂,导致实力逐渐下降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众将统兵10万,分道出击东突厥 。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大将李世綪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 。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 。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 。
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唐太宗李世民)尊号为天可汗” 。从617年到629年的这12年里,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终于抓住时机,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结束了写大唐帝国突厥的臣服历史 。这时,唐太宗才30岁,当皇帝也就3年 。贞观十二年(638年),东突厥正式并入唐朝版图;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西突厥为唐朝所灭而统一于唐 。高宗调露二年(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宣宗天宝四年(745年)亡于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即现在维吾尔族的先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太宗时期疆域形势图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敏锐地感受到“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唐太宗心系民生,体恤百姓,对各族民众“爱之如一”,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共同拥戴,并被尊称为“天可汗”,真正享受到一代英主的无限荣光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北亚地区继匈奴之后的又一个强悍、显赫的游牧民族 。据历史考证:他们带有塞种和匈奴的血统 。《北史》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 。又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 。” 突厥最先是生活在咸海西边的塞种,南北朝时期(6世纪初年)由叶尼塞河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又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 。南北朝后期,北方的北魏分裂成西魏、东魏(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高车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
后来又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草原,和华北的北齐、北周政权并立 。而北齐、北周为了试图打败对方,而又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突厥借机以和平或战争手段,获得了大量经济利益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 。而此时的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 。隋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 。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十月,隋文帝封东突厥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显著标志了隋强突弱的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