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

众所周知唐代选拔国家人才、官员,主要有科举、门荫、辟召、军功及门外入流五种途径 。那么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唐代选拔人才的标准
(1)铨选制度
唐代的科举制度,也叫铨(quán)选制度 。即科举考试及第之人,获得了铨选的入场资格证书,除极少人被可直接授官赴任之外,大部分须等待吏部的铨选 。
铨,最初意思是“称也”,寓意公平 。后衍生授官之意 。
唐代李世民在位期间,确定了“四才三实”的人才选拔标准 。
(2)“四才,谓身、言、书、判”
身:就是身体健康与颜值,长相不能对不起前去办事的广大群众 。
相传,经纶满腹,刚正不阿的“南山进士钟馗”就是因为“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而落选 。
言:自然是能言善辩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想、言辞不能偏激 。
书:就是要求书写“楷法遒美”,唐代,官方正体是楷书 。“遒美”,这个与各人审美息息相关,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但初唐文艺书法是以南朝为时尚,喜欢王羲之风格 。
判: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三篇文章 。
(3)“三实,谓德行、才用、劳効”

唐代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是怎么样的?有哪些限制和规则?

文章插图
《旧唐书·职官志二》:三实,谓德行、才用、劳効,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劳必考其实,而进退之 。
如果前面的身、言、书、判“四才”兼备,就从德行、才用、劳効“三实”方面衡量人才 。
考生德行没有问题,看才干,才干合格,再比劳効 。既然是人才,不能只会夸夸其谈,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劳効,必须实打实地进行考核 。劳効一项,也是决定该考生否被录用的最后一关 。
了解了“四才三实”的人才选拔标准,我们也就明白了,现在我们熟悉的一些唐代诗人、文学家,被贬到穷乡僻壤,为什么都能干出不菲的业绩 。
唐代的科举制度,一直是小心翼翼地进行,一直在完善与变化之中 。各个时代依据自己的需求,临时发文,说停考或增加考试,同时也出现了按区域分配名额的规定 。
唐代铨选制度,主要包含“小选”、“东选”与“南选”,临时也有“举职” 。
二、“小选”制度
唐代的铨选制度中,第一个就是“小选” 。
(1)“小选”的主要对象
《新唐书·选举志》:至于铨选,其制不一,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自主之,谓之“小选” 。
关于这里“小选”的主要对象“流外”,有人解释为三教九流之外的人 。他们经过兵部、礼部推荐,郎官就可以做主决定,能否给予他们参加考试的资格 。
《文献通考》:有如流外铨,必胥吏之徒,非以文学进身者,则所对不责其引徵古今,但据事理判断,诚是也 。
这里把“流外”说得很清楚,就是“胥吏之徒”(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 。
“胥吏之徒”,就是用孙悟空当弼马温时,手下人对他说的:未入流,最低最小没有品级的末等官 。
之所以专门开设考场,选拔“胥吏之徒”,理由是:虽然他们这些负责文书的小官吏,虽没有出类拔萃的文学功底,没有正儿八经的科考进士身份,但没有必要苛刻地要求他们:起草文件必须通晓古今,一定要搞旁征博引 。能够依据工作经验,兢兢业业地坚持原则,依据事理来判断是非,做好分内之事就是他们的长处 。
(2)“小选”的原因
《文献通考》:至於及第进士,而乃一词莫措,传写定本,雷同欺诳 。
除了“胥吏之徒”有工作经验之外,真正考上的进士中,有太多的人自身不过硬、自己不争气 。
①文章没有思维
考上的进士,他们的字迹的确工整,如同印刷出来的;文章看上去也的确是洋洋洒洒,表面看似下了苦功、读了很多书,可他们的三篇文章之中,常常看不到一个属于他自己创造的新颖词句 。他们这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搞背诵默写,是在搞编排整理 。
正因为有些进士考试的文章,是撰写誊录、没有新意,只是一时骗过了阅卷的考官 。
这种文章,放在今天,肯定在审查网络文章的机器那里通不过 。换句话说,唐代有一部分的“进士”文章的思想性,还不如今天一些原创的优秀网络文章 。
②任人唯亲
《文献通考》:况正身多不至,则所谓试者,不过上下相与为欺耳,可无试也 。
还有不少考中进士的人,文章看上去是写得呱呱叫,但道德品质有问题 。他们说是通过考试取得了“进士”资格证书,其实是拉关系、走后门,欺上瞒下、作弊打小抄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