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外语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门科目 , 一直很受大家的关注 , 而且很多父母更是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学习外语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 , 中国与国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 外语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那么古人到底学不学外语呢?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文章插图
首先 , 在古代学习外语是非常少见的 , 古代最需要学习外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出海经商的商人、需要向别国传递文化的僧侣 。就比如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上各国的商人 , 他们需要进行沟通交流 。唐宋时期 , 中国虽然有许多外国人 , 但朝廷并未开设外语课程 , 而是有个叫做“四夷馆”的地方 , 专门负责翻译各国文字 。“夷”本身就带有贬义 , 从四夷馆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古代王朝统治者对待外国人的不屑态度 , 自然更不会提倡学习他们的语言 。
这种情况直到清朝才出现了变化 。清朝末年由于外国势力的强势介入 , 闭关锁国的清朝被迫打开国门 , 随着与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 , 学外语才逐渐兴起 。而在更早之前 , 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 别人来拜访一般都是需要学习中国话 。
虽然清政府过于自大和迂腐 , 一直被后世所诟病 , 但在清朝历史上也出现过比较开明的皇帝 , 康熙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明君 , 康熙帝的眼光确实非同一般 。当年康熙帝在与俄国的谈判中 , 他意识到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 。回京后 , 很快就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 , 让八旗子弟学习俄文 , 以备翻译 。
文章插图
【古代学外语怎么学的 古人学习外语吗?他们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到了雍正年间 , 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用来学习外语 , 并且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 。《华夷译语》原本是洪武年间朝廷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 , 后来又扩充收录多个语种 , 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 。不过 , 《华夷译语》沿袭了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系 , 也就是用汉字注音 , 和现在用音标注音完全不同 。
后来的光绪皇帝也在学习外语这件事上非常用功 , 虽然作为一个傀儡皇帝 , 光绪并没有在政治上有杰出的贡献 , 但是他身为皇帝带头学习当时所谓的“蛮夷语” , 同时想靠着“戊戌变法”来改变现状 , 这些都是他颇具胆识的体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任他明月下西楼 明月下西楼全文免费
- 寒夜是寻根文学作品吗 寒夜是寻根文学吗
- 古代有作为的帝王有哪些 作为古代皇帝专属墓葬方式 黄肠题凑到底是什么样的
- 现代文秘的学生好就业吗 现代文秘的学生能做hrbp吗
- 丝在古代叫什么 历史上那些在丝绸之路周边消失的古国有哪些?
- 川师大附中收郊区学生吗 川师大附中收郊区的吗
- 特长爱好怎么写最好 特长爱好怎么写 大学生特长爱好100字
- 表扬学生的话 表扬学生的句子
- 研学活动签合同有效吗 研学活动签合同之前应该做什么
- 一年级家长寄语简单的 小学一年级家长寄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