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过后是谁继位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 。
【乾隆过后是谁继位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更是:“朝夕训迪,过于诸皇孙” 。
此后,乾隆在康熙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一直“朝夕随侍”,受到康熙的精心培养 。
这也是某些历史小说或历史电视剧里描述的,康熙皇帝因看重皇孙弘历,故而将皇位传给雍正皇帝的由来,
实际上,乾隆被康熙看重并培养时,距离康熙驾崩仅不到九个月,或许,康熙传位的遗诏早就写好了 。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雍正父凭子贵,而是康熙在确定了皇位继承人后,刻意的帮助雍正培养下一代,还是子凭父贵 。
当然,康熙遗诏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谁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是临终前才写,那会才决定谁做继承人,也有可能确实是看三代而定 。
不管怎么说,康熙皇帝在自己的一百多个孙子里面,对乾隆的特别欣赏及宠爱,确实对乾隆此后的政治经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
就连雍正遗诏中都表示:“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

乾隆过后是谁继位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文章插图
也因此,雍正登基后没多久,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就秘密的册立乾隆为皇储 。
虽然是秘密建储,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几近公开的秘密 。
比如,雍正八年时,乾隆以皇子身份修纂完成《乐善堂全集》(书中很多观点跟雍正是相悖的),当时的宗室亲王、朝堂大学士、军机大臣们,纷纷主动为其作序 。
这种公开巴结、亲近某个皇子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被皇帝所忌惮的 。
但雍正这个刻薄皇帝对此毫无干涉和批评,任由臣子们以对待太子的态度亲近乾隆,由此可见一斑 。
所以,乾隆身为皇子时,在政治地位上的不同,受康熙的影响和恩惠很大,他对待祖父康熙的心态,是绝对心存感激的 。
加上康熙在位时的功绩突出,超过了至乾隆继位时,此前所有的清朝皇帝,乾隆对康熙除了感激之外,又多了一种崇拜之情 。
并且,乾隆继位后,在政治态度上,治理国家的方式上,以及对待官僚、臣民的方法上,很多都是学习的康熙 。
康熙讲宽仁治国、治吏、治民,乾隆也大致如此,表示:“治天下之道,当以仁为本” 。
康熙讲人君应仁慈、包容,乾隆也表示人君要有博大之胸怀,使“众皆有所托命” 。
康熙讲君臣相交当“君臣谊均一体”,乾隆虽然更强调尊卑,但也表示:“上下一心,君臣想得则治,反之则乱,合若符节,信如音响” 。
虽然,乾隆皇帝在执政时,因国内形势的某些变化,如农民起义、官员贪腐等,经常会把执政态度由宽变严,但大体上,还是以康熙朝的执政理念为主 。
乾隆对康熙的学习和模范,一直贯穿他的整个执政生涯,其尊敬祖父康熙,甚于尊敬父亲雍正 。
乾隆甚至于连在位时间,都不敢超过康熙的六十一年,到六十年就赶紧退位 。
不过,乾隆虽然喜欢学习康熙,但并非只学习和模仿康熙,自古以来的皇帝中,政绩特别突出的皇帝,都在他的学习之列 。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乾隆除祖父康熙之外,最推崇,且最愿意学习的皇帝 。
这是因为,“贞观之治”时的某些宽仁为政的理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和绝大多数臣子们的和谐关系,都契合乾隆希望实现或遵从的执政理念 。
另外,在康熙皇帝的《圣祖御制诗》中,第一集的第一首就是讲《贞观政要》,康熙都推崇的皇帝,乾隆自然也会重点研究 。
乾隆过后是谁继位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文章插图
乾隆还是皇子时,就在详读《贞观政要》后对李世民表示推崇:
余尝读此书,想其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贞观之治盛矣......人君当上法尧舜,远接汤武,固不当以三代以下自画,然观尔日君臣之所以持盈保泰,行仁义,薄法术,太宗之虚己受言,诸臣之论思启沃,亦庶几乎都俞吁咈(意君臣和谐)之风矣 。
继位后,乾隆也经常从《贞观政要》中寻找治国理政的方法,还专门为《贞观政要》写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