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生价值的例子 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

“人民楷模”王有德——
治沙播绿中实现人生价值(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实现人生价值的例子 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

文章插图
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 , 有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 , 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 , 静静守护着母亲河黄河和银川平原 。这片绵延的绿洲 , 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 记录了一位传奇人物40多年的坚持与梦想 。
他是王有德(见图 , 刘峰摄) ,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
王有德出生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一个回族家庭 。曾经水草丰美的家乡是他儿时的乐园 , 可随着过度放牧 , 土地植被退化 , 风沙一天天逼近家园 。十几年里 , 先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 , 一定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 。”王有德立誓与沙漠抗争 。
1976年 , 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 , 他调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 , 面对的却是一个尴尬的开场——林场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 , 职工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 , 2/3的人要求调走 。
先治穷 , 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 , 让沙漠绿起来!深入调研后 , 王有德大刀阔斧实施改革:精简后勤、实行工效工资、林业生产任务包产到人……改革当年 , 林场造林5093亩 , 创收17万元 , 实现了大逆转 。
为筹集更多治沙经费 , 王有德顶着压力四处贷款创办实体 , 利用冬季造林闲暇组织职工外出打工……沉寂多年的场子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林场“自我造血”功能增强 , 治沙造林事业揭开了新篇章 。王有德开始带领职工在流动沙丘固沙造林 , 向沙漠宣战 。
白天 , 他们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 , 晚上就住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点着蜡烛找问题、想法子;寒冬腊月 , 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 , 他们日夜吃住在水渠边……
治沙的人说 , 养个娃娃容易 , 在沙漠里种棵树难 。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 , 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葬 。王有德和职工哭过鼻子流过泪 , 但活儿还要干 , 树还要栽 。风沙不停摧毁辛苦栽下的树苗 , 他们就不停补种 , 直到树木连成片 , 把流沙牢牢锁住……
扎制草方格沙障是每一位白芨滩人必练的“基本功” 。年年岁岁 , 白芨滩人用不懈的坚持编织出漫无边际的草方格地毯 , 罩住了滚滚流沙 。草方格上 , 沙生植物茁壮成长 。曾经风沙肆虐的沙地 , 成为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通过多年改革创新 , 王有德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防沙治沙模式 , 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 , 为国内外沙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
“来到白芨滩快30年了 , 亲眼看着沙漠绿了 , 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 沙漠也可以成为‘聚宝盆’ 。”李桂琴难掩喜悦 。
50岁的李桂琴和丈夫吴敬国都是林场职工 , 20多年前“穷得差点儿连婚都结不了” 。如今 , 他们养了500多头奶牛 , 承包了40多亩果园和苗圃 , 还经营着4座设施温棚 。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 , 王有德和职工们风里来沙里去 , 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 , 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 , 控制流沙近百万亩 , 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 , 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
秋日午后 , 在灵武市马鞍山生态治理区刚建好的日光温棚里 , 王有德忙着和工人一同打埂、移栽草莓苗 。“明年开春就可以采摘了 , 到时候你们可一定要来尝尝 。”
虽然已退休 , 王有德仍然每天在防沙治沙一线忙碌 。“有人问我是不是太爱沙漠了 , 其实我对沙漠恨得不得了 , 你恨它就要制服它、治理它 , 把它制服、治理以后 , 它就可以造福人类 。”说起治沙 , 王有德眼中总会放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