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竟也有高考移民在一些地区想考秀才比登天难

何谓“学额”:政治资源的空间分配

清代学额,简单一点讲是指童子试(院试)录取的府州县生员(俗称“秀才”)的名额 。清代科举制度基本沿明制,但是吸取明代的教训,对学额制度进行改革 。它对各级学校每一科录取的新生实施限额 。考生没有取得功名之前称为“童生”,考生入学后称“生员” 。生员分为廪膳生员、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廪生、增生是岁科两试中按名取前列者,每月有廪膳费,刚录取入学的生员称附生 。
中国古代学额制度是政治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载体 。学额的分配实质上是国家资源和权力在基层的分配 。清代“科举必由学校”,然入学有定额,即学额所限 。正因如此,在清代,学额堪称第一等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各地、各方争夺的目标 。秀才是清代基层绅士的主力,入学,成为秀才(生员)是获得进身和入仕的第一道门槛,意味着摆脱了“民”的身份,拥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特权 。
顺治九年(1652),各地学宫立卧碑文:“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 。”康熙九年(1670),礼部题准给予生员一些优恤政治待遇:“生员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 。若事讼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律扑责 。”
清朝的最后一位科举人钟毓龙谓:“秀才对长官,别于平民者三事:一、但须长揖,不必下跪 。二、自称生员,不称小底 。见知县称父台,见知府称公祖,不称老爷、大老爷 。三、非先咨请斥革,即犯法亦不能用刑 。”虽然生员见知县、知府可以不称老爷,但平民百姓却必须称生员为“老爷”,所谓“举贡生监,无不老爷” 。成了生员就意味着步入绅士阶层 。同时,若进一步参加科考,中了举人,则进入官绅阵营 。举人之出路,自以得中进士为正途 。若会试屡屡不中,则尚有两出路,谚所谓“头顶知县,脚踏教官” 。
正因为如此,众多士人耗尽毕生精力也要入学 。据张仲礼统计分析,19世纪平均一个县的童生数要略高于1000人而学额却只有区区几十 。
分配原则: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
学额的重要性已如上述,清政府对于各府州县学的定额原则,在《学政全书》、《会典事例》等政书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顺治四年(1647),定各省儒学,视人文多寡,分为大、中、小学 。”商衍鎏先生结合自己科场切身经历写成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则加上了钱粮丁口,称:“每县学额,按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以为差,分为大、中、小学”,并在《序例》中说清代科举制度“多承明制” 。清人福格亦曰“按其地文风盛薄而定”,并谓“考此制准乎明季之法” 。文风高下的内涵除了指中举、中进士人数,还包括应考童生人数,钱粮丁口则指地方的人口和所交赋税 。
学额的分配
清代对学额的厘定始于顺治四年(1647) 。据嘉庆《钦定学政全书》载,该年“定直隶、各省儒学,视人文多寡,分大、中、小学;取进童生,大学四十名,中学三十名,小学二十名” 。同时还确定廪膳、增广生员的数量:“直省各学廪膳生员,府学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学二十名,卫学十名,增广生员名数同 。”当时清廷入关不久,百废待兴,这一额度可能有点过于优待,因而仅过10年便对此做出了调整:“顺治十五年(1658)题准,直省取进童生,大府二十名,大州县十五名,小学或四名或五名” 。但这次调整似乎又有点过于苛刻,尤其是对低端的学校,于是12年之后做了第二次调整:“康熙九年(1670)题准,各直省取进童生,大府州县仍旧,中学十二名,小学或八名或七名” 。这次调整虽然只针对小学,但其额度增幅较大,对于提升文化的普遍水准显然是十分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