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全诗 青青园中葵

青青园中葵的古诗要整首诗全句
“青青园中葵”的古诗全句: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 。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 , 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 , 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 ,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 , 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
全诗以景寄情 , 由情入理 , 将“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 , 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 , 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 , 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 , 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 , 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 , 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 , 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 , 寓教于审美之中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全诗  青青园中葵

文章插图
青青园中葵的整首诗是什么?
青青园中葵的全诗《长歌行》两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
从诗句的字数看 , 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 , 五言是五个字一句 , 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 , 称为近体诗 , 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 而三五七言兼用者 , 一般也算七古 。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汉代以后 , 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 , 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 。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 。到了唐代 , 七古大量地出现 , 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诗句长短不齐 , 有一字至十字以上 , 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 , 而以七言为主 , 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 , 有歌、行、曲、辞等 。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 , 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 , 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 , 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 ,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 , 如李白的《蜀道难》 。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解释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全诗  青青园中葵

文章插图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全诗青青园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