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律劝降的故事体现了苏武怎样的英雄气概

谈起卫律的故事,有四件事无法被忽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一,背汉入匈 。卫律之父原本为居于长水之胡人,故卫律自小生于长于汉朝,他有协律都尉李延年这一位多年好友,并有幸受到好友举荐,作为出使匈奴的使节 。然而,变故骤降,之后李夫人亡故,李延年一家被汉朝诛灭,卫律因惧怕受到牵连与诛杀,逃出汉朝,投降匈奴,其受到了匈奴人的喜爱,伴随于单于,受到重用,封为丁灵王 。
其二,接待汉使 。昭帝立为帝之后,李陵好友任立政等三人被派至匈奴,招回李陵 。单于摆酒赐宴,李陵、卫律在座,因无机会私语,任立政多次暗喻归汉,李陵默不作声,在卫律起身更衣时,任立政直言其意,卫律返回时听到余音,给予反击并撤下宴席 。
其三,迫降苏武 。卫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苏武仍然不为所动,坚持忠义与赤心 。卫律终于知道无法迫降苏武,将情况报于单于,单于之心愈烈,囚禁其于大窖之中,并不给予吃喝 。
其四,杀李广利 。单于因对李广利十分青睐,知其为汉朝之大将贵臣,并将女儿嫁与他,尊宠高于卫律 。卫律因此十分嫉妒 。正巧单于之母生病,卫律命匈奴之巫者言曰已故单于发怒,需贰师将军祭庙,卫律收捕并诛杀李广利 。之后匈奴情况愈下,只能为李广利建立了祭祀的庙祠 。
通过卫律的故事,我们知道,卫律为了向匈奴表达忠心,对汉朝做出了不少坏事,这样一个行径,在历史上自然不会留下好的名声 。
卫律劝降
读过《苏武传》,必对卫律劝降的情节印象深刻,不管是酣畅淋漓的体验,还是对苏武英雄气概的感悟 。以下就是卫律劝降的故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短兵相见,一番唇枪舌战,场面惊心动魄 。卫律率先出击,他以剑斩虞常为威胁,并为张胜冠上“谋杀单于近臣”之罪名 。张胜又怎堪其击,在这番对其不利的情形之下,张胜这位意志软弱之人自然请降 。卫律深谙此道,立刻利用这有利的局势,以“相坐“之名胁迫苏武 。众人皆知,这个时候,若承认自身与虞常之变有牵连,无疑为匈奴攻击汉朝之事制造了口实,在舆论之上,匈奴也会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 。
于是苏武并不慌张,而是沉稳地进行针锋相对的回击,明确申明自己是汉朝的正义使节,与虞常之事绝无任何牵连,大义凛然地维护了国之声誉 。卫律之方式可谓软硬兼施,加上威逼利诱,在苏武拒绝后,卫律“复举剑拟之”,即使卫律作出要杀苏武之势,苏武亦巍然不动 。卫律发现威胁也无法发挥效用之后,只能改换手段,使用“软”的方式,举例自身,企图用荣华富贵动人,言曰“赐号称王,拥兵数万,马畜弥山” 。借此时机,苏武反守为攻,大力斥责卫律叛国降敌之耻,并大力宣扬国家的繁荣富强 。激动人心的一大段话,卫律自然只能折服,匈奴的气焰也被打击,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与李陵劝降不同,卫律本是一位无气节的武夫,一位希冀献功的小人,他之前作为汉朝之武将,在被匈奴俘虏之后,无耻投降 。他并没有是非之标准,只追求功利,在整个过程之中丑态百出,受尽唾弃 。
通过卫律劝降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苏武高傲不屈的英雄气概,也看出了卫律投降后的小人嘴脸 。
卫律的评价
关于卫律的评价,最精简的两个字即“叛将”,他是西汉王朝的投降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卫律劝降的故事体现了苏武怎样的英雄气概】其投降之因也绝不落落大方 。当时作为生活在汉朝的匈奴人,他在朝廷为官,为武将,并与李延年是好友 。受李延年举荐,卫律得以出使匈奴,却在李延年受到大难之时因惧怕株连而降于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