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自我认知是什么( 二 )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
1、自我认识 。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
2、自我体验 。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
3、自我监控 。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 。
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 。
大学生认知自我的主要方法

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自我认知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从小学开始,学校给我们灌输了一种竞争的思想,老师给我们灌输了一种埋头学习的思想,家长给我们灌输了一种比较的思想 。我们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活了十几年,不断的竞争,仿佛只要成绩好就会胜过一切,我们读书的机会少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机会少了,我们建立优良人格的机会没有了 。进入大学,我们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去时间,去认识自己,抓住大学的机遇,培养自己的品格、人格和心理是最重要的事 。
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愉快地接纳自己,才能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本文旨在从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以及个性环境等方面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 。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自我意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主要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自我认知更趋主动、客观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 。包括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生理趋于成熟;另一方面,随着交往关系的扩大,个体的独立意识与社会化意识得到强化 。
大学作为青年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准备过程,个体不仅要考虑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还要考虑个体的社会责任与前途等问题 。因此,大学生跨入校门之后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自己作出一个较为符合实际的评价,即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怎样,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在评价的过程中,由于各类知识的增多,生活经验的扩大,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现实和全面 。
其次,自我体验更加丰富复杂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成分,是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反映 。自我体验可以表现为自尊、自豪、自爱、自卑、自怜等情绪状态 。大学生活实际上是个体对自我的重新认定和确证过程 。中学时期的目标比较简单,就是如何考上大学 。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面临业选择、交友、恋爱、职业选择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波动性 。如取得成绩时就能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容易骄傲自满,忘乎所以 。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悲观失望 。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自尊心较强的人不仅对自己持肯定态度,也往往能够接纳别人,乐于参加社会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