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清,韩渥古诗赏析( 三 )


⑷侵:进入 。池籞(yù):指宫庭中的池塘 。原来宫庭中的池塘上面编扎竹条,用绳结成网状,使池中的水禽不能飞出,外面的野鸟也不能飞入,这叫池籞 。
⑸宫鸦:原来宫中的乌鸡 。女墙:宫庭中矮短的墙头 。
⑹天涯烈士:作者自指,也是泛指不为朱温势力所屈服的人们 。
⑺地下强魂:指崔胤 。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崔胤为了要除掉宦宫,将朱温的军队自大梁召入长安,从此大权落入朱温之手 。天祐元年(904年),崔胤为朱温所杀 。噬脐(shì qí):为追悔莫及的意思 。典故出自《左传》,鲁庄公六年(前688年)记载:楚文王路过邓国,邓祈侯设宴招待他,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王,祈侯不听,三人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其及图之乎?”后来邓果然为楚所灭 。后世因此称噬脐为追海莫及的意思 。
⑻掩鼻:用楚怀王夫人郑袖的故事 。《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魏王送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极受楚王宠爱 。郑袖告诉这个美女说:“王甚爱悦子,然恶一子之鼻 。子见王常掩鼻,则王常幸子矣 。”关女信以为真,照他的话去做 。楚王见美女掩鼻,感到非常奇怪,去问郑袖 。郑袖说:她“常言恶闻王臭” 。楚王大怒,把这个美女的鼻子割掉,从此郑袖权倾后宫 。终不觉:不知不觉的意思,指国家的命运不知不觉地落入朱温的手里 。
⑼冯驩(Huān):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的门客,忠于孟尝君,为孟尝君出过力 。学鸡鸣:孟尝君入秦被困,逃回齐国,半夜驰至函谷关 。关门紧锁,须鸡鸣时才能开 。孟尝君门客中有人学鸡鸣,关门大开,孟尝君得以脱身 。
【白话译文】
想起长安处处草萋萋,上天对此也迷惘怀疑 。
野外塞雁偷入宫中宿,宫院乌鸦留恋矮墙啼 。
天涯壮士白白空流泪,无辜死者饮恨悔没及 。
阴谋让成大权已旁落,可叹自己不会学啼鸡 。
【创作背景】
唐末,河南宣武节度使朱温控制了朝廷 。为了便于实现其夺权野心,于天祐元年强迫唐昭宗由长安迁都洛阳 。同年八月,弑昭帝,立哀帝 。又三年,废哀帝自立,唐朝就此灭亡 。韩偓深得昭宗信用,在迁都的前一年被朱温赶出朝廷,漂泊南下,最后定居福建 。这首诗是他流离在外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 。
【赏析】
韩偓用七律写过不少感时的篇章,大多直叙其事而结合述怀 。这首诗却凭借想象中的景物描写来暗示政局的变化,情景交融,虚实相成,在作者的感时诗中别具一格 。
诗篇开首即从朝廷搬迁后长安城的荒凉破败景象落笔 。“草萋萋”,虽只寥寥三个字,却点明了物态人事的巨大变化 。往昔繁荣热闹的都城,而此时满是废台荒草,叫人触目惊心 。长安城的衰败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先兆,诗人对此怀有极深的感慨 。这里虽没明说,但领头的“遥想”一语,倾注着无限眷恋关注之情,弦外之音不难听出 。下句是说连高居天宫的上帝见此情景也会深感迷惑,这固然是为了突出都城景物变异之大,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不安 。整首诗一上来就笼罩了一层凄迷悲凉的气氛 。
次联承接首句,进一步展开故都冷落的画面 。池籞,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 。塞外飞来的大雁已侵入池籞住宿,这就意味着宫殿残破,无人管理;而园中乌鸦犹自傍着女墙哑哑啼鸣,更给人以物情依旧、人事全非的强烈印象 。前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此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这样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点面结合,深切地反映了作者想象中的故都近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