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服愚民,他费尽口舌,推导出了宁可饿死,也强于造反之说 。他说,元朝承平时,富无旁忧,贫有贫乐 。纵迢天灾,“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 。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也就是说饿死强于战死 。所以宁可饿死,也不能反抗他的统治 。他又从多方面论证这个主张,说造反其实没什么好处:从乱者并非俱能为人上人,除了那些“乱雄”和文武官吏外,“其泛常,非军即民,须听命而役之 。呜呼,当此之际,其为军也,其为民也,何异于居承平时,名色亦然,差役愈甚 。”
网络配图
他在《大诰三编?造言好乱》一节中说:
且昔朕亲见豪民若干,中民若干,窘民若干,当是时,恬于从乱 。一从兵后,弃撇田园宅舍,失玩桑枣榆槐,挈家就军,老幼尽行,随军营于野外……与官军拒,朝出则父子兄弟同行,暮归则四丧其三二者有之……饮食不节,老幼悲啼,思归故里,不可得而归 。不半年,不周岁,男子俱亡者有之,幼儿父母亦丧者有之,如此身家灭者甚多矣 。
也就是说,从概率论上分析,参加起义和叛乱,获得功名富贵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相反,给人家当炮灰的可能性却几乎是百分之百 。通过这种“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理论,朱元璋郑重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
- 纸上谈兵的故事 图穷匕见的故事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非要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呢
- 解密为什么朱元璋要在嫔妃殉葬往头颅里灌水银?
- 如何经营好一段感情 怎样谈恋爱
- 面对羞辱:明朝朱元璋为何不敢出兵日本
- 朱元璋的儿子们:揭秘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
- 明太祖朱元璋竟节俭到如此抠门太不可思议了
- 朱元璋下葬竟摆下迷魂阵600年来无人能破解!
-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什么逃不过朱元璋的暗害?
-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另有深意实为让朱棣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