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贷怎么样,信贷这份工作怎么样?

商业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前景如何?

和信贷怎么样,信贷这份工作怎么样?

文章插图
从目前形势来看,
当然是去商业银行了 。
小额贷款公司可能只一段时期内产物 。
银行信贷风险应怎样防范和化解
和信贷怎么样,信贷这份工作怎么样?

文章插图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从而使多年积累的金融问题日渐暴露,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表面化 。为此,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 第一,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反映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实行的是分级经营、分级管理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决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规范程序科学决策转轨,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旧体制下潜伏的信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不良贷款集中出现 。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与国有企业建立了密切关系,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也是对企业的贷款,两者唇齿相依,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按照国家计划,以完成计划任务为主要目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不会卖不出去,经营亏损由国家弥补,不需要企业自身承担 。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没有形成,或者没有暴露出来 。相应的银行贷款也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 。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取代了计划管理,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 。于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出来 。从而使不良贷款开始出现,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转移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把历史遗留的人员负担、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大量留在老企业,使原来改制前的银行贷款被大量悬空 。因此,目前银行的贷款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经营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的结果 。二是银行在过去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不良贷款 。在《商业银行法》未出台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尚未确立,自主经营权没有落实,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下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 。特别是在成立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前,各商业银行都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些政策性贷款是经政府协调后银行对单户企业、单个项目发放的 。这些贷款的绝大部分风险很高 。目前贷款质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政策性因素造成的 。第二,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到80年代中期,实行“拨改贷”以后,财政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从财政拨款转向银行借款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占用逐步增加 。但国有企业的折旧率普遍偏低,自我积累不足,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靠大量占用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国有企业大部分亏损,经营状况不佳,而这些企业负债的主要部分是银行贷款,而且短期借款长期占用,资金实力严重不足,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 。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动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 。即使少数效益较好的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息负担较重,贷款到期也很难收回,企业能够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不过是银行不断准予续借,贷款质量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一旦银行停止续借,不良贷款立即显露出来 。这是影响贷款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三,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性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 。在表述上将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将安全性放在次位,这对银行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效益第一的原则,使银行盲目追求效益,从而忽视贷款的安全性 。因为国家财政每年给银行核定上缴利润指标,从财政部到总行,从总行到分行,层层下达利润计划,并将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全行工资奖金、财务费用、基建支出等挂钩,完成利润计划成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完成利润计划,贷款的安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来换取现实的效益性 。比如:有的银行采取放贷收息;有的在对企业还款能力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发放高额贷款等 。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要求,与对银行的利润指标管理存在矛盾 。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企业效益很差,要很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非常困难,从而使牺牲前者而满足后者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 。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相似,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责权相当的管理机制,对有权决策人缺乏有效约束,有些个别商业银行甚至搞违规经营、帐外经营,加之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在一起,银行自己经营权受到影响,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 。因此,目前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既有银行内在原因,也有银行外部原因,两者综合作用、共同影响,使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日益严重,银行信贷风险越来越大 。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贷款质量问题,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同时也需要银行自身努力,不断加强信贷管理,增强职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首先要实现经营观念的转变 。一是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切实改变追求总量扩张,对安全、质量、效益较为淡薄的经营思想 。因此,首先要树立安全、效益观念,把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视为银行信贷工作的生命线,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确立效益最大化和资产质量最优化的经营目标 。其次,要树立竞争观念,正视银行的现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竞争,改变粗放式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二是对信贷资产的管理上要实现由“高风险、低收益”到“低风险、高收益”的转变 。首先,充分利用目前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良机,支持和帮助企业实现资产重组 。把风险承担的主体转移到高效低险的企业,降低风险系数,提高信贷资产的收益 。其次,建立信贷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从贷前调查入手,通过确立科学的贷前调查分析指标,全面分析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可偿还性等指标,提出科学的贷前预报;贷后要建立跟踪检查系统,形成信贷资金网络风险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起到预警、报警作用 。再次,健全贷款放、收一条龙责任制,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管理,逐步将过去追求规模、铺新摊子,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改变为注重效益,讲求效率,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从而使信贷资产达到高效低险 。第二,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抓住优良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 。企业信用等级是对客户质量的综合衡量,是决定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主要因素 。信用等级高低,是贷款风险大小、效益好坏的基本标志 。在信贷管理上,首先要抓住那些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如AA级以上企业),把他们作为贷款重点投放对象;对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如BB级以下企业)因贷款风险较高,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清理;对中间客户(如A级、BBB级企业),目前贷款风险可能不大,但这些企业经营状况一般,潜在风险较大,对其贷款应以临时性为主,并逐步压缩 。这样,三管齐下,逐步提高银行贷款客户的质量,保障新增贷款质量、稳步提高存量贷款的质量,使银行信贷资产运营步入良性循环 。第三,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化解风险贷款 。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数量较大,清收转化的难度也大,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责任不清 。为加大清收转化的力度,要广开渠道,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帮助,抓住时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清理各笔风险贷款 。同时,要采取适当奖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清收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还贷、付息能力,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及时停放贷款,积极处理抵押品,收回旧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