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远古时期的两大著名战争

导读: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充满战争的发展史,远古时期的人类也不例外,在早期的逐鹿之战中,黄帝同炎帝相互联合,击败了当时最大的部落蚩尤,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此后,夏启阴谋夺取皇位,公天下变成看家天下,在之后的600多年后,人类迎来了第二次大战,这就是着名的武王伐纣 。当然,严格来说这次战争并不位于远古时期 。
网络配图

一、涿鹿之战
战争背景:原始社会中晚期,距今约4600余年前,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着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
战争过程: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 。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 。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 。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 。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 。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
网络配图

【揭秘:中国远古时期的两大著名战争】二、牧野之战
战争背景: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600多年后,传位至第31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 。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 。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 。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 。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 。《史记》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其实不是“不期而会”,根据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联络,关中和江汉间的许多方国都有参与,但诸侯恐怕并无八百之多,从牧野之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