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饷”和“助饷”惹得天怒人怨,更加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明王朝就在这种鸡飞狗跳的财政困境中垮台了 。
李自成入京后,发现崇祯皇帝小金库中财宝山积,多达到3700万两,于是组织数千骡马、上万的骑兵,浩浩荡荡地押运这些金银财宝回陕西老家 。崇祯皇帝辛辛苦苦一场,不过替他人蓄积私藏而已 。
清代皇帝伸手要钱
到了清代,皇帝的“小金库”充公了,皇帝要花钱,随时可以向户部支取——只要户部还拿得出钱 。
这样户部在管理国家财政之外,又成了皇帝的私人财库 。当一个皇帝花钱如流水,或者皇室人员太多而又奢靡浪费的时候,国家财政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
【揭秘:古代的皇帝也要攒私房钱?】因为皇帝不便总是向户部伸手,他的个人花销受到了约束,只能想别的办法来弥补 。
清代皇帝想了很多招数,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地方督抚大员交“议罚银”,所得除少数特例外,均“解交内务府充公”,汇入内务府财政 。
“议罚银”少则万两,通常3万两上下,最多的一例,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两淮盐政全德被议罚交银达到了38.4万两 。
另一个办法是特派内务府人员主管盐政和税关,从商人那里榨取钱财 。从清代皇帝的思维来看,农业是“本”,商业是“末”,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不能随便加重农民的负担,但向商人伸手,关系不大 。
网络配图
所以,清代征收盐税和关税比较多的地方,大多是皇帝自己特派内务府包衣(满清入关以前投靠的汉人)去管理 。比如盐税,是两淮最多,那么两淮盐政肯定是内务府人员—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担任这一职位,而曹家就是包衣 。
关税方面,以粤海关最多,那么粤海关监督在乾隆时代对外贸易额增长较快之后,就一直是内务府人员来充当 。
清代皇帝特派内务府人员出任征收商业税收较多的重要职位,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非正式财政的渠道为内务府补血 。
内务府的奴才们在为内务府财政捞钱的同时,当然也不忘自己发财,这导致了商人负担的加重、商业秩序的混乱,以及商人与官方的冲突 。特别是粤海关的捞钱做法,屡屡引发中英矛盾,对鸦片战争的爆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尽管清代皇帝不能随便向户部要钱,但这毕竟不是刚性约束,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慈禧曾向户部要钱修建供她晚年享乐的颐和园,因此挪用和侵占北洋海军军费,成为甲午战败的原因之一 。
- 揭秘:中国古代和尚烧戒疤奇谈
- 韩愈登华山情绪崩溃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有恐高症
- 紫禁城故宫房间9999半竟然没有一间厕所的
- 诚恳劝告的话叫什么 诚恳劝告的话
- sp中常用的渠道有哪些?
- 录屏快捷键 qq录屏
- iphone降低白点值的作用
- iphone序列号J开头的产地
- iphone官换机和原装机的区别
- 辣椒种植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