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因何能掌权?魏忠贤与大明朝的政治潜规则

这世界上有一种骨牌叫多米诺骨牌 。任意的两张骨牌都站在互相照顾得到的位置上,形成团结就是力量的态势 。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骨牌犹如长城般蜿蜒曲折、蔚为壮观 。但是只要轻轻地给出第一推力,一切就都改观了 。
客氏出宫似乎成了魏忠贤骨牌的第一推力,难道一切就此改观?魏忠贤冷笑一声--我差不多把整个大明朝的官员都打造成魏忠贤骨牌了,怎么,你崇祯想豁出去玩?可以!只要你陪得起大明朝的本钱,咱们大家一起玩完!
九月初四,因为巴结魏、客而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体乾作垂垂老矣状向崇祯提出辞职申请 。按《大明律》,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在掌东厂太监之上,但王体乾为了巴结魏忠贤,平素竟甘愿屈居其下 。现如今,作为堂堂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主动跳出来为魏忠贤骨牌充当牺牲品,明摆着是向大明朝的皇家权威叫板……崇祯闭上了眼睛: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吏队伍啊 。他分明听到了魏忠贤的冷笑声--一起玩完!一起玩完!
当然了,崇祯是绝对不会陪魏忠贤一起玩这个火的--大明朝的宫殿,还轮不到你魏忠贤来烧 。18岁的崇祯以无比诚恳的态度挽留了王体乾 。他甚至说了这样的话,皇位可以不做,老王绝不能走,他推心置腹、声泪俱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竟感动得老王发自肺腑地表忠心,就差说出是魏忠贤在背后指使他这么干的了 。
这一回合,算是崇祯赢了,魏忠贤在心里也是忍不住要叫好:这皇上,孙子装得比我还到位 。所谓大丈夫能忍人所不能忍,看来这大明朝不是我的就是他的了 。的确,这世界上的事说到底是人心的事 。人心说小就小,说大就大 。小到没心没肺;大到没边没沿 。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人心也有七十二种变化 。大明朝的官员那是何等的火眼金睛 。别的本事没有,洞察人心的工作天天在做 。几百个人,整天在一个大房子里挤着挨着,你琢磨我,我琢磨你,任何的风吹草动、风生水起、身未动意先动,那是一眼便知 。
大明朝的官员,真是太有才了 。崇祯很快就感觉到了他们才气逼人 。九月十四,右副都御史管南京通政司事杨所修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弹劾魏忠贤的亲信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延绥巡抚朱童蒙等人,说他们不孝,父母过世了不在家丁忧,有违崇祯刚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 。他同时弹劾吏部尚书周应秋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混日子,提拔官员老是在搞平衡、和稀泥,"做人的底线到哪里去了?为官者的良知到哪里去了?"
崇祯马上就明白,杨所修太他妈的有才了 。眼毒,一眼就看出我挽留王体乾的口是心非;脑瓜灵,知道我跟魏党誓不两立,马上就弹劾魏党的一干人等;主意绝,将魏忠贤先"摘"出来,以跟魏党无关的理由将他们放倒 。但是,真能放倒吗?是今天放倒还是以后放倒?放倒以后会不会留下政坛后遗症?崇祯在思考,官员们屏住了呼吸 。
只可惜,魏忠贤是不容崇祯思考的,他马上提醒了崇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些官员父母过世了不在家丁忧都是因为先帝夺情而留任的结果,对这样尽忠体国、公而忘私的官员,不但不予以表彰反而一棍子打倒,这以后朝廷的工作还要不要人做了?而吏部尚书周应秋,那绝对是坚持原则的好官,那杨所修不就是他老人家提上来的吗?
魏忠贤的话让崇祯很难反驳 。魏党真是根深叶茂啊!一刻钟后,崇祯宣布退朝,没有留下任何旨意 。于是满朝文武官员都知道了崇祯的为难,也知道了局势的微妙之处 。山雨欲来风满来,崇祯和魏忠贤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死磕,成了众官员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他们权衡自己进退之道的风向标 。也许一切会在明天发生,也许在他们有生之年一切都不会发生 。他们将带着巨大的悬念和好奇心长眠于九泉之下,让他们永生永世不得安宁 。也许会这样,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