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而是刘备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鲁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据,皆可备为一说 。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嘛 。
《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曹营所有大将,黄忠刀劈夏侯渊,赵云更是英姿飒爽,星光熠熠,那杆枪快比上AK47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后期的魏延、姜维在武力上也几乎没有对手,人家姜维手无寸铁都能玩死魏国大将郭淮 。
但是,在历史上,蜀汉第一猛将恐怕并非关张赵马黄,也非魏延姜维 。
蜀汉真正的高手是昭烈皇帝:刘备!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刘备的征战历程,你就知道这位“仁义布于四海”的刘先主有多猛了 。
刘备早年就是个狠人,史书称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是个亡命徒,纠合不良少年,做地方一霸 。
连当地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都要送给他“保护费”,求得他的保护 。
根据古籍记载,关羽就是在这段时间投靠的刘备,他为了获得刘备的欣赏,亲自登都山(该山位于刘备老家涿郡一带)采铁造“万人敌”宝刀 。关羽为了获得刘备的欣赏,这句话很值得人玩味 。
张飞也是在那段时间跟随刘备的 。
史书上没有“桃园三结义”,但是,关羽张飞跟随刘备,而不是刘备跟随关羽或张飞,要知道在那个年月,谁的力量大谁是王,倘若刘备不敌关张,关张又如何会对刘备如此俯首听命?
要知道,刘关张可不是夏侯?曹仁与曹操的亲属关系,也不是颜良文丑跟随袁绍的依附关系,他们当时都是泥腿子,谁怕谁啊?
至少,关张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
刘备起家靠的既不是汉室宗亲身份,也不是仁义之名,他起家就是武勇 。
《典略》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 。”
这个记载是说:黄巾之乱爆发,平原的名士刘子平知道刘备武力过人,便将其推荐入官军,参与平叛 。
刘备后来因军功被封为安喜尉,即安喜县公安局长 。
他做局长期间,因不满督邮索取贿赂,遂将其从官衙中拽出来,绑在树上,怒鞭二百,差点杀死督邮 。
《三国演义》中张飞怒鞭督邮,其实是刘备所为 。
我们印象中性如烈火的猛张飞形象,应该移植到刘备身上 。
后来刘备入主徐州,他那时候政治智慧尚未完全成熟,他喜欢的将领还是关羽、张飞这种猛人,而对陈群、陈登这种当地名士,他尚且不能很好的驾驭 。因此刘备空有武勇,却不过人才济济的曹操 。
刘备归顺曹操后,韬光养晦,看准时机,要逃走 。他借口进攻袁术,向曹操借兵 。
曹操信以为真,要放刘备走 。当时曹操谋士郭嘉、程昱、董昭都劝曹操不要放刘备 。我们看董昭劝曹操的原话:
“(刘)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 。”
可见,在当时人眼中,刘备最大的特点绝不是仁义,而是一个“勇”字 。
刘备的“勇”是得到历史事件印证的 。
刘备逃出曹操控制后,急袭徐州,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 。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战功归给了关羽,其实始作俑者是刘备 。
后来,刘备参与了袁绍和曹操的中原逐鹿 。
曹操派遣大将蔡阳进攻刘备,结果被刘备临阵杀死,著名的“关羽擂鼓斩蔡阳”,原型又是刘备,并非“武圣人”关公 。
刘备自从中原大战失利,逃往荆州以后,他蛰伏了七年 。
自此,史书中就很少再看到刘备武勇的例子了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刘备在这七年顿悟了,他明白了只靠武力干不成大事,他需要的是战略性人才,因此才有请诸葛亮出山;第二,刘备此时已经47岁了,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刘备已经老了,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冲锋陷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