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现实考量:蜀汉立国之本是正统性( 二 )


而在当时的当时曹魏政权虽然已经完全统一了中国北方 。开始休养生息 。但是仍未完全巩固稳定,人心也完全归化 。百姓们一旦过开了和平时代的生活,经济上有了起色,对现任统治者便不太会有极端的反感情绪 。任由这样的局面延续下去,曹魏政权的统治便越来越有根基,对原来的东汉刘氏政权的忠诚度也就更淡了 。长此以往,蜀汉仅存的“正统”有时势必丧失殆尽 。因此,北伐也是不得不为之 。
而第一次出征,“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之前降魏的孟达也打算再次归蜀,正是曹魏人心不稳的表现 。
具体到战略上,战争当中,防御方有个心理上的劣势 。攻方如果失败,可以撤退 。但防守的一方如果失败,就难有活路,甚至面临灭亡的危险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
所以诸葛亮除了主动北伐,再没有其它选择 。
主动北伐,目的有三 。最保守可以保国,保证蜀汉政权的正常运作 。中可把战线推前,并控制陇右一带,扩张领土,进而增强国力 。最理想的是能通过北伐完成先帝夙愿,一统天下 。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蜀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并向后主献上了名传后世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纵使时隔近两千年,每读出师表,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出武侯之情,“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之情,千古之情 。
蜀国内部,反对和阻挠北伐的派系一直存在 。尤其是本土的川系,反对北伐是出于其地主集团的自身利益 。这些集团在蜀地拥有土地家业 。即使蜀国灭亡,投降魏国或西晋仍可安心做大官 。而开战不光有危险,还损害其经济利益 。
【诸葛亮北伐的现实考量:蜀汉立国之本是正统性】 当然,北伐对蜀国的经济有一定副作用 。史家并不讳言,在历时多年的北伐期间,一段时间内蜀国百姓“面有菜色” 。但是,相对于不北伐的亡国亡土,流离失所要好的多 。而且诸葛亮在北伐的同时,也很注意修养生息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这说明北伐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严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发展 。倘若诸葛亮的北伐比纯粹发展内政更损害百姓利益,令百姓怨声载道,绝不会为其立祠至千百年后 。
北伐当然不是轻易,而是充满风险 。对于诸葛亮而言,在后方安安稳稳做太平丞相,把握大权,当然比风餐露宿,出生入死,决战沙场更符合其利益 。然而诸葛亮却为自己选择了最崎岖的路 。平生之愿?报先帝之恩遇?还是为了天下人......
六出祁山历时七年,星殒五丈原 。诚如杜工部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相满襟 。
渭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军中,年54岁 。之后,姜维的北伐也被迫终止 。于是西晋使邓艾钟会攻蜀 。彼时,蜀国并非无兵无粮,成都亦是天下闻名的坚城,何况外头还有姜维守住各处关隘 。但投降派却马上就劝阿斗弃械 。蜀汉从此灭亡 。
“天险可守,人心不可守 。自古皆然 。”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行进......
“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 。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