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的刺杀风潮:多名政要被刺

政治暗杀,是清末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 。革命党人也将政治暗杀作为反清暴力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 。吴樾遗著《暗杀时代》里这样说:“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 。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革命党人的暗杀,是英雄式的行为,其行为本身的意义好像比目的更为重要 。如今,我们拂去历史的尘沙,近百年前的那一幕幕还是如此壮怀激烈 。
刺杀先驱万福华 不会用手枪
对于晚清的革命党刺客而言,万福华是真正的先驱 。1904年,万福华在上海刺杀前广西巡抚王之春,揭开了晚清刺客风潮的序幕 。当时帝俄强占东北,上海各界召开拒俄大会,并组织拒俄义勇队 。然此时王之春却提出“割地联俄”的主张,且得到朝廷支持 。遂成为革命党行刺的首选目标 。
王之春在上海有一挚友,乃淮军名家吴长庆之子吴保初 。革命党与他素有交往,于是利用其名义,邀请王之春赴位于英租界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当时上海滩最繁华的金谷香菜馆赴宴 。熟门熟路,王之春自然毫不怀疑 。
暗杀团的刺客以陈自新为主,携章士钊新购的手枪,乔装为侍者,潜藏在餐馆楼上,俟机狙击;万福华携数人,携借自张继之旧手枪,埋伏于餐馆楼下,望风接应 。
1904年11月19日7时许,王之春按时赴约,到了二楼,不见吴保初,正犹疑间,忽有一人近身附耳,以日本语要求笔谈 。此人正是陈自新,他画蛇添足,欲接近王氏,逼他写出证据,然后诛之 。王大起疑心,于是回身疾走下楼 。万福华与章士钊在楼下不闻枪声,正在犹疑间,忽见王之春下得楼来,奔向马车 。其势已间不容发,当时手枪被一易姓同志放在怀内,万福华腾身跃起,从易同志怀中拔出手枪,突至王之春身前,厉声呵责:“卖国贼,我代表四万万同胞对你执行枪决 。”同时屡扣扳机,却未能发出一弹 。原来此枪为刘师培从张继处借来,撞针已老坏,万福华等事先并未试用,因此事到临头,竟然不知手中枪的用法 。
当时观者众多,巡警赶到后,立即将万福华逮捕 。后来万福华被判了10年徒刑,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获释 。此次刺杀影响极大,这是革命党暗杀团组织第一次付诸实践的行动 。后来,吴樾在保定加入北方暗杀团,正是出于对万福华的崇拜 。
吴樾刺杀五大臣
1905年前后的晚清,清廷政局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寻求改革的立宪之风也甚嚣尘上 。此时的革命志士吴樾认为,清廷的立宪只是蒙蔽视听,发誓“杀一儆百”以唤醒无知民众 。他在杨笃生介绍下加入“北方暗杀团”,学习暗杀技巧,并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 。1905年9月24日,清朝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以预备立宪为名出洋考察 。吴樾探听到消息准备动手 。
【揭秘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的刺杀风潮:多名政要被刺】 当天,吴樾购得一套随行仆从的衣服,混入仆役之中进入车站上了第四列车,因送站的人多,被隔在了远处 。在试图由第四列车厢进入中间五大臣包厢的时候,被卫兵拦住,因他口音不是北方话,引起了卫士的怀疑,正纠缠间,又上来几个兵卒 。吴樾见此就冲了进去,借火车开动之际引爆身上的炸药 。但遗憾的是,除了炸死几名随从外,五大臣中只有载泽、绍英受轻伤,而吴樾当场殉节 。
汪精卫冒死刺杀摄政王
1908年冬,孙中山和同盟会已经组织领导了八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对革命恢心和怀疑的人大量出现 。当时二十五岁的汪精卫,英姿勃发,已是同盟会的重要首领 。他在忧心如焚中想出办法:要去北京刺杀清廷高官,让社会看看,革命领袖不是贪生怕死之徒,让怀疑人士重振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