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重用马谡是选中姜维( 三 )


这些意见姜维当然都没有听 。
姜维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还是个饱学之士,正人君子,一心为公 。名臣郤正这样评价他:“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如果是个小人佞臣坏蛋,我们大可扔下书卷,骂两句解恨,但对于姜维,又实在不忍加之恶言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南宋奸相贾似道:“阃才有余、相才不足” 。当时南宋称安抚使、制置使为阃帅,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只不过兼管部分民政 。读到这个评论,我经常会想起姜维 。尽管他从来不曾居于相位,但自公元253年费祎醉酒、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之后,姜维在群臣中对蜀国的影响最大,几乎将整个蜀国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是丞相也差不多 。
将忠良姜维与奸臣贾似道并举,感情上过不去,但结果确实很像 。我们当然不能将蜀国的快速灭亡归咎于姜维 。当时黄皓乱政,后主昏庸,都是亡国之因 。可尽管如此,还是得指出姜维在防卫部署上的重大失误 。这个部署就是所谓的“敛兵聚谷” 。
前面说过汉中的重要 。除了诸葛亮,蒋琬和费祎都曾长期在此驻扎 。从魏延镇守汉中开始,险要之处都设立营寨,充实兵力,敌军进攻则凭险据守,使其难入一步 。诸葛亮死后,魏国大司马曹爽为了树立威信,贸然伐蜀,王平御敌,也采取这个办法,最终曹爽只得无功而退 。姜维认为这是防御姿态,无法达到歼敌的目的,于是建议朝廷,废除散落各处的营寨,全军集中起来,分别驻扎于汉、乐二城 。军事上的事情,主要靠姜维拿主意,因此朝廷自然要采纳,于是便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汉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今陕西勉县东),护军蒋斌驻守汉城(今陕西城固东) 。
这个办法貌似积极,其实弊大利小,等于是放弃险要,自拆樊篱,很快就显出恶果 。后来钟会攻汉中,几乎就是探囊取物 。
以往人们责难姜维,主要着眼于他后来的假投降 。这个观点未免迂腐 。姜维最大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点:战略而言,不该频繁用兵,九伐中原;战术而言,不该“敛兵聚谷”,放弃险要 。这跟直接抛弃汉中差不了多少 。
南宋郭允蹈在《蜀鉴》中,甚至直接以后面这个原因,指责姜维误国亡蜀: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 。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 。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 。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 。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
郭允韬认为,即便没有邓艾奇兵出江油,蜀国已经不支,原因都在于姜维的部署失误 。这个看法当然未免偏激 。蜀国之亡不在姜维,甚至也不在黄皓与刘禅,只在自身实力不济 。当然如果换个角度,黄皓与刘禅也可以归入蜀国的实力,只不过是负值而已 。
【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重用马谡是选中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