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关宁军是如何崛起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关宁军是明朝末年的一支部队,袁承焕经略辽东之后,经过改编训练而成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末年,在明军的队伍序列中,有过诸多大名鼎鼎的部队,其中有一支部队叫关宁军,他们的背后是辽东将门 。

明朝时期关宁军是如何崛起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文章插图
关宁军以及辽东将门的崛起,有赖于清朝(后金)的崛起 。
因为清朝的崛起,明朝不得不将大量物力、财力向辽东倾斜 。
加之明朝最终又采用“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策略,孙承宗、袁崇焕等名臣都支持这个策略,对辽东将门加大扶持 。
久而久之,辽东将门大获其利,他们和其直属的关宁军也一步步壮大起来,成为辽东明朝辖地上真正的主人 。
甚至因为投降到清朝那边的辽东籍将领、军士人数不少,在清朝政权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
可以说,从天启朝末期到崇祯朝,在辽东明朝管辖的地区,真正说了算的就是辽东将门 。
【明朝时期关宁军是如何崛起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什么孙承宗、袁崇焕之流都只是辽东将门利用的对象而已,因为他们所支持和践行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能给辽东将门带来大量实质性的好处 。
至于在辽东战场上跟辽东将门所属的关宁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就是从全国其余地区调派来的军队,统统是辽东将门不欢迎的对象 。
因为,这些军队都要分享朝廷分发下来的辽饷,在辽东将门眼中,这是从自己嘴里抢食,这是不可容忍的 。
有句俗话叫“店大欺客”,明末的辽东就是这种状况 。
辽东将门携关宁军坐镇本乡本土,为独占辽饷及相关利益,对外来军队大肆排挤,导致许多从关内长途跋涉来为国拒敌的将领和军队含恨陨落在辽东大地上 。
这种情况随着明朝政府对辽东将门的依赖性的逐渐增大,也越来越公开化 。
在史书中,就记载有不少类似的事情,其中,有一则战例,让人读了后,感觉到触目惊心,也愤慨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心黑手辣 。
明朝时期关宁军是如何崛起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文章插图
这则战例记载于《明史·金国凤传》中: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是年十月,贼匪复攻宁远 。国凤愤将士忄匡怯,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鏖战 。移时矢尽力竭,与二子俱死 。
上述内容是讲金国凤在镇守宁远时,清军来攻,金国凤想率军出击,但没人愿意随他出战 。
金国凤愤慨之下,只带着两个儿子跟几十个家丁冲出宁远城,跟清军死战,随后战死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将领出战,士兵却在城头看着他去送死的状况?
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在金国凤战死后,给崇祯的奏折中说明了原因,《明史·金国凤传》中记载了洪承畴的奏折内容:
国凤素怀忠勇 。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 。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 。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 。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 。乞自今设连营节制之法,凡遇警守城,及统兵出战,惟总兵官令是听 。庶军心齐肃,战守有资,所系于封疆甚大 。
洪承畴说得很明白,此前能以三千士兵守住松山的金国凤,在宁远时麾下有近万人,却打了败仗,原因就一个,这近万人没有一人听从金国凤的指挥 。
而这近万人,绝大部分是属于辽东籍军士,也就是关宁军 。
实际上,金国凤守松山时带的三千兵,也大多是关宁军将士,但为何守松山时,金国凤能带着他们力抗强敌,守宁远时,反而指挥不动了?
我分析原因也就一个,金国凤守松山时,是单纯的防守,而守宁远时,因为带的兵多,他想冲出去野战,而关宁军不愿意跟随他去野战 。
防守是被动的,不守不行,而且伤亡小,野战是主动行为,伤亡也会很大 。
关宁军的士兵们不敢跟清军野战,也不愿意用伤亡巨大的野战消耗实力,他们认为,守住城池就足够了 。
这就是金国凤在宁远指挥不动万余士兵的原因所在 。
金国凤不是辽东人,他是宣府(张家口)人,在关宁军眼中是彻彻底底的外人,谁也不愿意跟着他去送死,即使有为国而战这个大义名分 。
所以,当金国凤发现指挥不动这些关宁军士兵,并怒而率儿子和家丁向清军发起决死冲锋时,万余士兵心黑到眼睁睁看着指挥官去送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