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匈奴在做什么 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匈奴去哪了?为什么不趁战乱直取中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每逢中原大战,外族就会入侵,比如“五胡乱华”,那么为何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外族不趁机入侵呢?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

三国时期的匈奴在做什么 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

文章插图
我首先要提醒大家,用外族这个概念来称呼山越、南蛮甚至匈奴、鲜卑、乌桓、高句丽这些北方民族都是不严谨的,因为众所周知,汉末三国时代的山越、南蛮都生活在中国境内即使是匈奴、鲜卑、乌桓这些游牧民族实际上也有很多人生活在长城以内 。而且按我国的民族政策,以上这些民族包括高句丽在内在历史上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叫异族或者周边民族 。
接下来回到问题本身,在汉末三国时代确实没有发生如匈奴之于西汉,突厥之于北朝隋唐,契丹、女真、蒙古之于宋朝,清朝之于明朝这样周边民族大举入侵的情况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有人会说因为三国名将太多,魏蜀吴三家谁都惹不起嘛,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 。
实际上三千年来能威胁中原王朝的周边民族主要来自北方,而北方民族要想入侵中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首先要实现内部的整合,建立起一个统一政权,否则他根本没有能力跟中原政权对抗 。比如匈奴的崛起,那就是在冒顿单于统一草原之后 。努尔哈赤有实力跟明朝叫板,也是因为他统一了女真三大部 。与这个前提相比,中原是不是天下大乱,是不是分裂割据状态倒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
比如西汉初匈奴频繁入寇,那就是发生在汉朝一统天下之时 。而汉末三国之所以没有北方民族大规模入侵,恰恰是因为这一时期北方草原青黄不接,处在一个老霸主已然衰落,新霸主尚未诞生的断档期 。所谓老霸主衰落就是指匈奴从冒顿单于首次统一草原开始,匈奴威风了大概一百年,直到被汉武帝打残,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起来 。
到东汉初年终于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两部 。南匈奴成了东汉的附庸,迁入塞内居住,北匈奴则逐渐西迁最终远遁欧洲 。表面上看是南匈奴重新统一了草原,但由于南单于沦为了东汉的傀儡,基本上没有啥威信,所辖各部经常叛乱,以致在东汉中后期整个漠北草原差不多是一个无政府状态 。
南匈奴也越活越菜,到董卓之乱那会儿南单于只有几千人马,所辖的国土也只有河东平阳一小块地,这种情况当然掀不起多大风浪 。所以曹操挟天子以后很快也掌控了对南匈奴的支配权,到他晚年更是将南匈奴部众一分为五,交由五部帅分而治之,整个三国时代衰落的南匈奴始终是曹魏的顺民 。
新霸主尚未诞生则是指乌桓和鲜卑,乌桓(乌丸)和鲜卑都是当年被冒顿单于灭掉的东胡的后裔,西汉时他们也都是匈奴臣属活动于燕山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东汉时趁匈奴分裂衰弱,乌桓、鲜卑就逐渐向西向南迁徙,占据了原匈奴地盘的东南部,其中乌桓更靠南,距汉地更近,而鲜卑则位于乌桓的北边,虽然同为游牧民族,但与匈奴不同的是乌桓、鲜卑内部各部落互不同属,其首领之位也不世袭,而是推举产生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出现“单于”那样的最高统治者建立起整合各部落的统一政权 。
所以哪怕叛服无常,也没有对东汉造成大麻烦 。到东汉末年,乌桓依然分成五六个大的部落,集团首领称王 。后来袁绍为利用乌桓才矫制封其中三王为单于,这三王也因为支持袁氏最终被曹操北伐所征服 。从此“三郡乌桓”跟“五部匈奴”一样成了曹魏骑兵的可靠兵源,终曹魏之世不曾有反叛 。
三国时期的匈奴在做什么 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

文章插图
【三国时期的匈奴在做什么 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相比乌桓,鲜卑反而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对中原威胁最大,差一点成了草原新霸主的游牧民族 。为啥说差一点儿呢?因为鲜卑曾两次建立起了强大的部落联盟,一度处在统一建国的边缘,然而两次都没能维持多久便土崩瓦解了 。一次是在汉桓帝时,当时有个叫檀石槐的鲜卑首领曾威服鲜卑各部,“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于,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频繁寇掠东汉边境,汉灵帝派大军征讨反而被檀石槐杀得大败,据说在檀石槐治下鲜卑部落的人口持续增长以致食物不足,于是檀石槐“东击汗国”掳掠了一千多家擅长捕鱼的“汗人”安置在河流旁边叫他们捕鱼助粮 。如果史料无误,那这个“汗国”说不定就是指朝鲜半岛,要这么发展下去那鲜卑很可能像之前的匈奴一样建立起一个游牧帝国 。因为从檀石槐死后“诸大人遂世相袭”鲜卑社会也变成了世袭制,然而檀石槐的儿子和连却是一个雍主 。他接班以后有一半的部众叛离,和连自己又在进攻北地郡的时候被人射死 。随后他的儿子和侄子争权,“众遂离散”鲜卑部落联盟便瓦解了 。当时正好是汉灵帝死后天下大乱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