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带韵的含义,陈思这个名字有什么韵意吗( 四 )


然而,为奠定中日友谊丰碑,立过“特殊”功劳的,尚有位不出国的使者,他便是唐代文学家,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 。张志和的名词《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清人刘熙戴的《艺概》曾将它誉为[风流千古]的佳作 。它不仅是中国唐词的宗祖,而且也是日本词学的开山 。
张志和的《渔歌子》宛如架于中日之间的一座彩虹之桥 。《日本填词史学》中有所记载:大约在张志和写成《渔歌子》四十九年后(公元八百二十三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词传到日本 。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其时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皆随嵯峨天皇和唱张志和的《渔歌子》 。诚然,张志和未曾赴宴咏和,实为憾事,但和者争相仿效《渔歌子》而作,《渔歌子》拨响了中日人民的心弦 。近代老词学家夏承焘,在咏嵯峨天皇绝句中曾云:“一脉嵯峨孕霸才……桃花泛飘上蓬莱 。”正是对此极好的赞颂 。
日本嵯峨天皇对汉诗造诣很深,在宴会上亲作五首,其中第三首曰:
青春林下渡江桥,湖水翩翻入云霄 。
闲钓醉,独棹歌,往来无定带落潮 。
席间天皇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内亲王智子,聪颖过人,她吟和的两首,更为神社开宴生色不少: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 。
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
这些词章,有十三首收录在日本《经国集》里 。近代日本学者浦松友久,在《关于越调诗的二、三问题——唐代新声在日本的遗留》论文指出《越调诗》的体裁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经国集》卷十四保存的《渔歌》组诗,关于这一组以嵯峨天皇的五首诗为中心的十三首诗,是一些与《渔歌子》谱系,即以张志和和《渔父》为原作的称为[词]的 诗歌新形式有关的作品 。
可见,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日本词学的血缘关系,是不同寻常的 。
点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 。东坡尝以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 。然其所足成之句,尤未如原词之妙通造化也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两家一忧一乐,归趣难名 。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 。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 。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 。“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 。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 。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
【名字里带韵的含义,陈思这个名字有什么韵意吗】